71书屋 穿越小说 长夜寄 第265章 选择

第265章 选择

最新网址:www.71sw.com

        上元节的狂欢一直持续到深夜。御街上的灯火依旧通明,但人流已渐渐稀疏。

    陆栖鸾、岳红绫和颜芸姑将柳月娘、安盈和白未晞送回了“云来客舍”。

    在客栈门口,几人又站着说了会儿话,多是陆栖鸾和颜芸姑在叮嘱她们回去早些休息,说是明日有要事相商。

    岳红绫的目光则不时地、极快地掠过白未晞,带着一种欲言又止的复杂。

    目送着陆栖鸾和颜芸姑的马车离去,柳月娘带着安盈正要转身进客栈,岳红绫却忽然开口道:“月娘妹子,安盈,你们先上去歇着吧。我……我还有些话,想单独跟白姑娘说几句,很快就走。”

    柳月娘微微一愣,随即了然,她看了看神色平静的白未晞,又看了看眼神中带着恳切与坚持的岳红绫,点了点头,柔声道:“好,那岳姐姐你们慢慢聊,夜里风凉,别太久。”

    说罢,便牵着一步三回头的安盈先进了客栈。

    客栈门口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悬挂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圈。

    岳红绫转向白未晞,深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

    她昨日已知晓白未晞是与柳月娘母女一同自青溪村而来,这让她心中的许多疑问似乎有了模糊的指向,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关于那时光无痕的奇迹……但这些话在唇边滚了又滚,最终咽了回去。

    她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只是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探寻:“白……白姑娘,” 她斟酌着称呼,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月娘妹子和安盈……她们是您的……?” 她问得有些含糊,但意思明确,是想知道柳月娘母女与白未晞的关系。

    白未晞站在灯笼的光晕下,莹白的脸颊被蒙上一层暖色,却依旧透着清冷。

    她听到问题,几乎没有思考,便给出了一个清晰而肯定的答案:

    “家人。”

    简单的两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岳红绫心中漾开圈圈涟漪。

    家人……

    岳红绫瞬间就明白了。

    不是邻里,不是简单的依附关系,而是“家人”。

    这意味着,柳月娘和石安盈,是知道白未晞底细的!

    她们知晓她的不同,知晓她那超越常理的特质,并且接纳了她,将她视作了真正的家人,而白未晞,也同样如此认定她们。

    这个认知,让岳红绫心中最后一点因白未晞身份而产生的疏离与恐惧,彻底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理解与释然,甚至隐隐有一丝为白未晞感到的欣慰。

    “原来如此……” 岳红绫喃喃道,脸上露出了一个真正放松而温暖的笑容,“真好。” 她这句感叹发自内心。

    她看着白未晞,眼神坚定,“白姑娘,您于我,有再造之恩。有些事,红绫不会多问,也不敢多问。但请您相信,只要红绫力所能及,无论是您,还是月娘一家,若有任何需要,红绫定义不容辞。”

    她没有再说什么“报答”之类的空话,但这句承诺,却比任何誓言都显得沉重而真诚。

    白未晞看着她,深黑的眼眸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邃。

    她没有回应岳红绫的承诺,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听到了。

    岳红绫知道,话已至此,无需再多言。她后退半步,对着白未晞,郑重地、深深地行了一礼。

    这一礼,无关身份,无关年纪,只关乎那份跨越了二十多年、改变了她个人命运轨迹的恩情与缘分。

    “夜已深,红绫不打扰您休息了,告辞。” 她直起身,最后深深地看了白未晞一眼,仿佛要将此刻她的模样,与她记忆中那个破庙里的身影彻底重叠、珍藏,然后才转身,步履沉稳地登上等候在一旁的自家马车。

    马车辘辘驶远,融入东京城尚未完全沉寂的夜色中。

    白未晞独自在客栈门口站了片刻,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袂。

    她抬头望了望天上那轮被人间灯火映衬得有些黯淡的明月,然后转身,步履无声地走进了客栈。

    正月十六

    昨夜的狂欢仿佛还残留着余温,但东京城在白日已恢复了它作为帝都的秩序与繁忙。

    用过早食后,陆栖鸾便派人来请,说是岳红绫也在她府上,邀柳月娘几人过去一叙。

    再次踏入陆府花厅,气氛与昨日又有所不同。

    陆栖鸾神色间带着一丝商人的果决,岳红绫则含笑坐在一旁,颜芸姑也在座,显然是事先通过气了。

    闲话几句后,陆栖鸾便将目光转向了安盈,语气温和却认真:“安盈,经过这几日相处,我与你颜先生,还有岳姨,都觉着你是个极好的孩子。心思灵透,肯学肯想,留在青溪村,虽好,但天地终究是小了些。”

    她顿了顿,直视着安盈有些愕然的眼睛,抛出了一个提议:“我想将你留在我身边,就在这玲珑坊里。不必签什么书契,只当是跟在我身边学着做事,见见世面,看看这商海浮沉、人情往来。你可愿意?”

    石安盈完全愣住了,她没想到陆东家会如此直接地提出要留下她。留在东京?在玲珑坊?这巨大的、突如其来的机遇让她一时不知所措,心脏砰砰直跳,下意识地看向了母亲。

    柳月娘也是吃了一惊,她虽知陆栖鸾赏识女儿,却没料到动作如此之快。

    她嘴唇动了动,还未开口,一旁的颜芸姑便温声道:“月娘,安盈,栖鸾是真心为安盈着想。村塾固然能教她识字明理,但有些见识和历练,是书本上学不来的。栖鸾的为人我可以担保,她既开口,必会悉心教导,将安盈当作自家晚辈般照拂。”

    就在这时,一直含笑听着的岳红绫却开口了,她声音爽朗,带着一股开拓者的豪气:

    “栖鸾妹子的玲珑坊自然是极好的去处。不过嘛,” 她话锋一转,笑吟吟地看向安盈,“安盈,想不想眼界再开阔些?跟着岳姨去江南走走如何?苏杭的丝绸工坊,景德镇的窑场,岭南的香料码头……”

    “这生意可不光是坐在铺子里算账看货,源头、运输、各地的风土人情,都得亲眼见过,亲手摸过,才算真明白。你跟岳姨去跑一趟,见识见识真正的‘行万里路’,如何?”

    两个选择,如同两条截然不同却都充满诱惑的道路,骤然铺陈在了年仅十三岁的石安盈面前。

    一个是留在东京,在陆栖鸾这位已成气候的女商人身边,系统地学习经营之道。

    另一个则是跟随岳红绫这位行走四方的贸易家,去亲历更广阔的天地,见识生产的源头与流通的脉络。

    陆栖鸾和岳红绫对视一眼,眼中并无竞争之意,反而都带着对安盈的期待与爱才之心。

    她们都看出了这女孩的潜质,愿意提供不同的路径供她选择。

    花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微微张着嘴、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邀请砸得有些发懵的石安盈身上。

    柳月娘更是心情复杂,既为女儿得到如此赏识而骄傲,又为这即将可能到来的分别而感到揪心。

    石安盈看着眼前两位气质非凡、皆向她伸出橄榄枝的长辈,只觉得心跳如鼓,血液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