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5章 开个面馆儿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哈……”刚起床的小玉,站在窗前,对着玻璃窗哈了口气,用手指在充满雾气的玻璃上,写了三个字。下雪了。
院子里白茫茫一片, 院子里的桂花树枯枝上都挂着晶莹的雪花。
“小玉,热水打好了,来洗漱了。”
“来了。”厉小玉应了衣裳,把手揣进自己的花棉袄里,打开房门,缩着脖子去了客厅洗漱。
秦野把装着热水的漱口杯,和挤好牙膏的牙刷递给她。
“谢谢哥。”厉小玉笑着接过,把牙刷头放水里沾了一下,就刷起牙来。
刷得差不多了,就走出客厅,站在排水口旁,用热水把口漱了漱,又涮了涮牙刷,倒掉杯子里的水,才进去洗脸。
洗漱完,厉小玉便回屋用擦脸油,擦了擦脸,梳了头发,换上了好看的蓝色棉袄,去了前头店里。
“妈,雪下好大呀。”厉小玉走进厨房冲在锅里捞煮鸡蛋的厉云舒说。
厉云舒道:“是啊,一觉醒来就白茫茫一片了,下雪天路滑,你等会儿骑车去学校的时候小心点儿。”
“知道了。”厉小玉点了点头。
“还有,天这么冷,你中午也别回家吃饭了,就在学校吃吧”
“好。”
吃过早饭,厉小玉便背上书包,骑上自行车去上学了。
大街上,还有环卫工人,在清理马路上的积雪。
下雪了,天更冷,大家不爱出门了, 中午店里吃饺子的人少了很多,一个中午店里就来了二十个客人。
见生意这么差,秦蓉和黄秋燕都有些担心。
才一点钟店里就没客人了,穿着深蓝色棉袄的黄秋燕,掀起挡风帘了朝外面看了看,这下雪天大街上都没什么人。
“大街上都没人了,看样子是不会有人来了。”黄秋燕皱着眉说。
厉云舒:“既然不会有客人来了,咱们也准备吃午饭吧。”
中午吃的是萝卜烧牛腩,这么冷的天,黄秋燕也还是坚持和以前一样,把饭带回家和弟弟妹妹一起吃。
可以说是,风雪无阻了。
“厉姐,你说天这么冷,店里要是一直像这样没生意可咋整?”秦蓉吃着饭问。
厉云舒笑了笑道:“要是没生意,那咱就提前放假,回家过年呗。”
她是想得很开的。
秦蓉:“……”
“你放心啊,就算是提前放假,这工资我也给你们照发的。”这叫带薪休假。
“要是真提前放假过年,我可不要你工资。”秦蓉说。
哪里有不上班,还给发工资的?
就算厉姐愿意给,她都不好意思拿。
吃过午饭,店里反而来客人了,而且来的客人还都是买生饺子的。
“厉同志你们这饺子,能不能冻住了再卖呀?”一个买了三份饺子的客人看着厉云舒问。
“现在下雪了,天冷, 你包好了晚上在雪地里冻一晚上,就冻实了。要是有冻住的饺子,我们直接拿个盆儿,拿个篮子来就装回去了,还不用你这木盒子,也不用交这盒子的押金。”
厉云舒想了想,觉得卖冻好的饺子给打生包的人,确实是更方便。
下午就包了一些饺子,过了凉水,铺在洗干净的木板上,在室外冻着。
室外还下着雪呢,没多久就冻实了。
晚上有人下班来买生饺子回家吃,厉云舒就问他们是要冻好的,还是没冻的。
客人一听有冻好的饺子,还多买了一些,说现在天气冷,拿回家放在窗台下,也不会化了,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今天备的馅儿包的饺子,剩了好些没有卖完,没有冻的,厉云舒全过了凉水,放院子里冻上了。
这下雪天晚上又冷路又滑,夜校便暂时停课了,要等年后再开课。
往后几天雪依旧还在下,堂食的汤和饺子还有饭菜,厉云舒比之前都准备得少了很多,主要还是多准备了一些冻饺子。
饺子店里堂食的客人变少了,但是来打包买冻饺子的人却增多了,而且大家可能是天冷不想出门,每次来买还买挺多的。
这店里的收入,相较之前虽然有些下滑,但也不是特别厉害。
这两天林国栋和张娇也复工了,林国栋脸上的伤是全部养好了,去厂里上班自然是没少被厂里的人调侃嘲笑。
张娇的尾巴骨在蹲坐的时候还是会痛,还没有完全养好,但她也不想继续请假了,索性她上班也是站得多,坐得少,倒也不是上不了班儿。
张母自从那天偷偷跑回家后,就一直担心俊俊丢了找不到了,林国栋和林永年两父子,会来找她算账。
等了一天他们没来,两天没来,三天也没来。
她就找人去梨花巷打听了一下,得知俊俊当天就找到了, 这才放了心。
这些天家里也发生了件让她头疼的事,她从娇娇那里拿回来了三百多块钱的彩礼,本来是想给两个儿子出钱买自行车的。
但二儿媳妇却想让她们把这个钱,拿出来给她买个正式工作,当然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的,她自己和老二还要再添一大部分。
这老二媳妇儿想要这个钱,买个正式工作,老大两口子自然不干。
这些天家里也闹哄哄的,搞得张母和老伴儿头挺大的。
“老头子,你说这事儿咋办?”张母看着老伴儿问。
张父抽着烟沉思片刻,开口道:“你说李书萍那饺子店,生意很好,挺赚钱的是吧?”
张母怔了一下, 点着头道:“是啊,老赚钱了,要不是特别赚钱,她一个司令的女儿,还用得着抛头露面守着个饺子店嘛?”
张父:“我看最近这街上这私人开的店铺,还有在路边摆摊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那些摆吃食小摊儿的味道也就那样,但买的人且不少,我寻思现在做生意还真挺赚钱的。”
“你就像咱们院儿的老龚,工作转给儿子后,天天在街上卖梅干菜肉烧饼,问他赚不赚钱,他总说不赚,但你看看他们家现在个个身上都穿的是新衣裳,隔两天就吃肉。”
“你的意思是咱们也做生意?”张母问。
张父点了点头,“老二媳妇儿不是在招待所厨房干了那么多年吗,也算是学到了一些厨艺,煮的面味道还是不错的,我寻思不如就用娇娇这个彩礼钱,开个面馆。”
张母仔细想了想,点着头说:“老二媳妇儿这煮面的手艺确实是不错,要是开个面馆,说不准儿还真能成呢?”
张父猛吸了一口烟,吐出一阵烟雾 ,眯着眼睛道:“我有一种预感,现在就是做生意最好的时候,说不定开了这个面馆,还能改变咱们全家人的未来。”
要是做生意不好,不赚钱,为啥大家都做呢?
而且,李书萍一个司令的女儿,她家里都允许她在外头抛头露面的做生意,可见这是相当有前途的。
这些当官的,可比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看得远多了。
张母想着李书萍开饺子店赚的那些钱,又听到老伴儿说的这些话,一整个疯狂心动。
这李书萍开饺子店都能挣钱,她们家为啥不能开个面馆挣钱呢?
而且,这样一来,老二媳妇儿也算是有工作了。
“那这面馆开了算谁的?”张母问。
张父把烟头丢在地上,用脚踩熄,“算咱们全家的,就用娇娇的这笔彩礼钱开,老二媳妇儿要在店里煮面,赚着钱了就单独给她多分一 份儿。”
“你平时也去店里守着收钱,我就在家看着孙子。”
张母点着头说:“行,我看现在天冷了,这大家都爱吃热乎的,咱们这个面馆得尽快开起来,巷子口不就有几家空门面吗,离咱们家也近,我觉得那块儿挺合适的。”
“那块儿是不错。”张父说,“等老大和老二下班回来,咱们好好商量一些,商量出个章程来,就去租店面,办执照开铺子。 ”
等张大强和张二强两兄弟下班回到家后,张父就把全家召集在一起,说了开铺子的事。
张大强身边也有一个老同学,靠开店做生意赚到了钱,娶了一个老漂亮的媳妇儿。
听说爸妈想把妹妹给的彩礼钱拿出来做生意,那是相当支持的。
张大强的媳妇儿一听面馆算全家人的,赚了钱全家都分,只是弟妹因为在店里煮面,要多分一份儿而已,也没啥意见。
这不干活儿,就能有钱分的事儿,她还有啥好有意见的?
张二强的媳妇儿对这件事情是有点儿意见的,这个面馆说是全家的,但要开起来,可就是全靠她了,最辛苦的也是她。
凭什么啥都不干的大哥两口子,也能分钱?
可惜,她这意见还没说出口,她男人张二强就欣然同意了。
然后,这张家就热火朝天地准备起了开店的事儿。
教育局职工大院
胡梦莲刚给自己煮好一碗面,准备吃午饭,这敲门声便响了起来。
“谁呀?”她走到门边刚打开一条缝,一个人就挤了进来。
胡梦莲看到来人,连忙关上门:“你咋又来了?你就不怕我家有别人吗?”
郑国平在她脸上掐了一把,说:“我早上去上班儿的时候,看见你家保姆提着出门了,知道她今天不会在。”
(差一千,半个小时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