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福缘之人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也幸好昭华公主将云绮安排在这么个远离众宾客的偏僻角落。此刻此地,但凡有半个人踏足这片区域,撞见眼前这等光景,怕是要惊得说不出话来。
绝美娇俏的少女,正慵懒地依偎在臂膀宽阔的铁血将军怀中,眉眼间满是娇憨的倦怠。
她的一条腿微微抬起,身旁气质清冷出尘的丞相正俯身低首,骨节分明的手抚上她的小腿,动作轻柔地为她按摩着。
而她的另一只脚踝,被那桀骜难驯的少年视若稀世珍宝般捧在掌心,都不敢多用几分力,像怕弄坏了什么易碎珍宝。
一旁的席位上,那位位比东宫、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四皇子端坐其间,将这荒唐又旖旎的一幕尽收眼底。
他眼底的寒意堪比深冬寒潭,却也只能坐在那里,无声放纵着眼皮底下正发生着的这一切。
此刻云绮他们所在的角落,没有引人注意,也是因为宴会厅前方的动静牢牢攫住了在场宾客的目光。
只见几位衣着素朴的乳母,正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缓步走入厅内。
行至厅中早已备好的摇篮旁,为首的乳母先掀开襁褓一角,确认小郡主精神安稳,才与另一位乳母小心配合。
二人一人托住襁褓底部,一人细心护住小郡主的头颈,将她放入铺着软垫的摇篮中。
全程谨小慎微,生怕不慎磕碰到这位被公主视为掌上明珠的小主子。
昭华公主紧随其后,目光自始至终胶着在女儿身上。她素来矜傲的眉眼间,此刻望向女儿时,只剩化不开的温柔。
站在摇篮边,她细细端详着女儿粉雕玉琢的小脸。
小家伙此刻精神头倒是很好,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正好奇地转动脑袋打量四周,模样可爱又灵动。
昭华公主忍不住伸出手,极轻地摸了摸女儿柔软的脸颊,随即转向乳母们,细细嘱咐:“仔细些守着,莫要让风灌进来。”语气里满是为人母的谨慎与疼爱。
这摇篮是特意设计成微微倾斜的角度,方便在座宾客们也看看小郡主的模样。
席间宾客虽端坐原位,目光纷纷投向那方摇篮,借着倾斜的角度将小郡主的面容看得真切,随即纷纷称赞起来。
“小郡主真是生得玉雪可爱,这双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光,竟与公主殿下生得一般精致!”
“这般粉雕玉琢、灵气十足的模样,将来定是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儿!”
“一看便知是有福气的孩子,醒着也这般乖巧,公主殿下好福气啊!”
此起彼伏的夸赞声接连入耳,昭华公主听着这些话,心中甚是受用,脸上当即露出由衷的笑容。
她这般年纪,历经千辛万苦才盼来这唯一的孩子。景宁于她而言,就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珍宝。
她的景宁自然是最有福气的。
云绮抬眼望向宴会厅前方,恰好瞧见一位乳母正将系着红绳的金铃铛悬挂在摇篮上方,另一位乳母则把红绳的另一端放进了小郡主的手边。
起初她还未反应过来这举动的用意,转瞬便忆起,这是本朝皇亲国戚与世家贵胄间流传已久的满月宴习俗。
按照惯例,在婴孩的满月宴上,需在刚满月的孩子手边放置挂有金铃铛的红绳。
随后,侍从会将今日赴宴宾客所赠的贺礼逐一取出展示。
若在展示某件贺礼时,孩子拉动红绳,致使铃铛作响,便意味着这孩子与送出这份贺礼的宾客是有福缘在。
那位宾客便会成为孩子的“福缘之人”,双方自此缔结更为紧密的亲近关系。
这习俗能历经数朝流传至今,自有其深意。不论福缘之说是否真有其事,这般宴会,前来赴宴的皆是身份显赫的皇亲国戚与世家贵胄。
无论孩子选中哪位宾客的贺礼,哪怕只是随手一扯铃铛响了,对设宴方与送礼方而言,都是一次缔结盟友、巩固势力的良机。
这习俗既能拓宽人脉,又能强化世家贵族间的利益联结,故而一直被沿用遵守。
因此昭华公主才那般谨慎挑选、反复斟酌前来赴宴宾客的名单,自然也是要筛选出能有资格与公主府缔结这福缘的人。
当然,虽说是精心挑选,还是出现了云绮这么个意外。
而昭华公主身为当今太后的独女,身份尊贵无比,背后更依托着太后一脉的雄厚势力,在朝堂与宗室中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分量。
对在场的宾客而言,若能借着这份“福缘”与昭华公主及公主府拉近关系,也无疑是莫大的机缘。
因此,众人在准备贺礼时都费尽了心思。
有人特意挑选色彩艳丽的玉饰摆件,务求吸引小郡主的视线。有人定制了精巧灵动的拨浪鼓、布偶等玩具,盼着能勾起孩子的兴趣。
还有人奉上了刻有吉祥纹样的长命锁、足金打造的平安镯,既显诚意又寓意美好。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紧盯着那串金铃铛。
众人都知晓,这清脆一响落下时,很可能便意味着某个世家或某个人能更上一层楼,与公主府牵起更紧密的纽带。
云绮压根就不记得有这么个习俗,更没什么想当小郡主“福缘之人”的心思。
此次赴宴的贺礼,她只随口吩咐穗禾预备一份符合自己身份、既不失礼又不张扬的,并未过多费心。
主要是两样物件。
一样是嵌红宝石的摇篮挂饰,累丝工艺精巧繁复,其间点缀着三颗色泽纯正的鸽血红宝石,挂饰下方坠着雕工细腻的和田玉祥云挂坠,寓意吉祥顺遂。
另一样则是一函装帧精美的《百兽图》绘本,书页以特制的竹浆纸制成,坚韧不易破损,上面绘着各类走兽飞禽,笔触细腻生动,可供孩童日后启蒙观赏。
云绮这边正回想这满月宴的习俗,另一边公主府的下人们已陆续行动起来,抬着一个个沉甸甸的木箱走入厅内。
箱身或用精致的锦缎包裹,或系着象征喜庆的红绸,正是今日赴宴宾客们送来的各色贺礼,一箱箱整齐码放,很快便堆起了不小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