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一次外交记者会,霸气回怼灯塔国记者!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二十四岁,就成为了华国最年轻的外交官!】【这等年轻有为,实在令人惊叹!】
华国的网友们,在目睹了耿毅之前在青年会谈上的精彩表现后。
无一不坚信,他完全有能力挑起这副重担,足以胜任这一要职,成为最年轻的外交官实至名归。
然而,此时的外网,对耿毅的上任却充满了质疑的声音。
【这么年轻,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大舞台上,肯定会怯场,根本镇不住场面!】
【华国这是无人可用了吗?居然启用这么年轻的一个人!】
外网评论的字里行间,满是轻视与怀疑。
耿毅浏览着华国网上的议论,看到同胞们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那是来自祖国人民的认可,给予他无尽的力量。
但当他切换到外网,看到那些充满偏见的评论时。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轻笑。
这些无端的质疑并不能动摇他分毫。
第二天,外交部记者会在华国京都如期召开。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耿毅深知此次出席的重要性,也明白时间把控的微妙。
身为华国的外交官,如果来得太早,或许会被某些心怀不轨的人视为姿态低微,在气势上先输一局。
可要是来得太晚,又会被指责傲慢无礼,损害国家形象。
于是,耿毅精准地卡点进场。
他身姿挺拔,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踏出自信与从容。
一踏入会场,瞬间,一道道来自国外记者的目光,如聚光灯般纷纷投射到他的身上。
好奇、审视、质疑……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其中。
面对这些目光。
耿毅神色平静,眼神中透着不卑不亢的坚定,从容地一一回视过去。
刹那间,前世在外交风云中摸爬滚打的熟悉感觉汹涌回归。
往昔那些激烈交锋、据理力争的场景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耿毅的目光仿若一阵无形的风,不紧不慢地扫视完在场的每一位记者。
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他开口。
终于,耿毅薄唇轻启,声音清晰而有力:“各位记者朋友们,本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正式开始。”
话声刚落,现场顿时像炸开了锅。
一众记者迫不及待地抢着提问。
他们都想在这个场合会一会耿毅这位华国史上最年轻的外交官,试图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华国将在砂特建立经济区,是否会趁机在砂特建立军事基地?”
灯塔国的记者麦克动作最快,第一个站起身来发问。
他表情严肃,紧紧盯着耿毅,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
就盼着能从耿毅的回答里找到哪怕一丝一毫的漏洞,好抓住机会抹黑华国。
在他看来,耿毅毕竟是新上任的外交官,资历尚浅,态度应该不会太过强硬。
只要自己步步紧逼,总能找到可乘之机。
耿毅看着眼前这位心怀叵测的麦克,心中早有预料。
他清楚,灯塔国的记者必然会在华国于砂特建立经济区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就算华国真有在砂特建立军事基地的战略考量,对外也绝不能轻易透露半分。
而巧妙应对这类问题,坚守国家立场,正是自己身为外交官此刻肩负的重要任务。
耿毅神色平静,紧紧盯着麦克。
“华国已一再郑重声明,在砂特开展的建设项目仅仅是经济区,绝不存在建立军事基地这回事。”
“华国向来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绝不会做出任何违背承诺、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
话音刚落,耿毅话锋一转,反问起来。
“但反观灯塔国,一直对我们进行恶意揣测。我倒想问问,灯塔国在全球各地究竟部署了多少个军事基地?”
“在华国周边,又密密麻麻地安排了多少?这些军事力量的存在,究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还是别有用心?”
麦克被这一连串质问怼得有些措手不及。
刚想开口解释,耿毅却没有给他机会,直接打断。
“不必说了,华国从不在乎灯塔国有多少军事基地。”
麦克听了这话,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中怒火中烧。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被眼前这个年轻的外交官三言两语就压制住了,还被这般毫不留情地反击。
但他并不打算善罢甘休,眼珠一转,继续发难:“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国就曾向砂特出售过弹道导弹,据说还有一枚核弹。”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华国和砂特存在深层次的军事合作,这对地区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对于这段历史,耿毅心中一清二楚。
当年砂特给的太多了。
但此刻,耿毅神色严肃,义正言辞地回应道:“请塔国代表不要在这里血口喷人!”
“众所周知,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如果说我们向砂特出售过什么,那可能是一些蘑菇,而非核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