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都市小说 人在国安,日常抓间谍 25.前往沪市,进修培训!

25.前往沪市,进修培训!

最新网址:www.71sw.com

  陈子昂对大城市的繁华没什么兴趣。

上辈子活了几十年,又不是没见过。

倒是星火路76号的培训让他觉得有点意思。

星火路位于沪市,夏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十分发达。

作为一个强大国家对外开放的城市,那里潜伏着不知多少国外情报机构。

陈子昂曾听方可晴提起过。

也不知是哪位大佬曾做出过分析统计,说潜伏在夏国的间谍,大多集中在五座城市。

乌鲁、京城、沪市、清岛和海岛!

乌鲁市属于夏国西北重镇,辐射中亚,同时也是境内治安最复杂的城市。

同时,那里也是大毛、土二其、砂特等多方暗战的桥头堡。

像是什么哈萨、日不落、法兰西、以瑟列、咿朗、棒子等,都在那多多少少有安排。

京城是政治中心、沪市金融发达,这些地方就更不用多说了。

至于清岛,原因很简单,夏国三大舰队之首的北海舰队所在地,东亚地区战略要地。

最后的海岛,则是南海舰队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南海门户。

陈子昂要去的是沪市,据说那里潜伏着大约12000名各级各类的他国情报人员。

“要不要用扫描雷达把整座城市都走一遍?”

陈子昂的脑中不由冒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念头。

……

沪市地处南方沿海,经济发达,曾被评为全球五百强城市之以,常住人口2500万左右。

这样的一座城市,自然是寸土寸金。

以陈子昂目前的年收入来计算,就算是他干到退休,也根本买不起沪市的一个厕所。

陈子昂从沪市机场走出,一眼便看见了接自己的人。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

没错,举着这个牌子的就是接他的人。

本次进修培训并非专业技能培训,而是思想政治进修,也正因此,除了出身国安警部队的陈子昂外,还有其余来自全国各地的各单位的青年骨干。

是一场进修没错,但同时也是一个交流认识的平台。

用老方的话说就是:“思想是要进步的,朋友是要多多的!”

陈子昂上了中巴车,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位置上坐了人。

匆匆扫上一眼,平均年龄都在30到40岁之前,陈子昂二十四五,属实是较为年轻。

陈子昂在中巴车中部的左侧找了个靠窗的位置。

这里位于司机后方,同时砸破玻璃的安全锤也挂在这里,一旦发生意外,这里将是最安全的位置。

中巴车陆陆续续的上人,不到半小时后,便坐了三分之二。

再然后,负责接待的人便道:“我首先代表沪市红色学院欢迎各位领导,接下来咱们将前往学院,祝各位领导学业有成!”

中巴车很快启动。

沪市的常驻人口是晋城的好几倍,面积却没有晋城那么大,因此街道上车水马龙,时不时还要堵一下车。

其他人偶有交流,陈子昂则时不时注意着扫描雷达的动静。

十来分钟后,中巴车还在行驶时,扫描雷达给出了警报。

【发现间谍!】

两个鲜艳的红点出现在另一侧的马路上。

到底是藏龙卧虎之地,不出则以,一出就是两个。

陈子昂放眼望去,却是一辆豪华汽车内坐着两名外国人。

默默地将车牌号记下之后,陈子昂便不再有多余的动作。

他没想着联络沪市的国安机关。

一是,刚到沪市的他无法解释情报来源。

二是,指不定这两个人已经被盯上了,自己擅自行动反而可能破坏了计划。

又过了半小时后,中巴车驶入一座红色园区。

沪市的安排很到位,登记之后是领取学习用品,随后便有专人带到宿舍。

宿舍是酒店式的标间,但要豪华一些,有书桌台灯。

陈子昂的室友是一位30出头的中年男性。

这个年纪,放在社会上可能是中年男性,但放在机关单位,那就属于青年骨干。

“你好,我叫黄培方,蜀中蓉城市秘办的。”

黄培方长相貌不惊人,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但说话语速十分平稳清晰,而且右手食指侧方和手腕下有茧,应该是长期用笔和鼠标导致的。

“陈子昂,晋城公安。”

陈子昂和对方握住了手,但对于自己的单位却说的很笼统。

黄培方听完后,则眼中闪过一闪即逝的思索。

在他看来,陈子昂说的这么笼统,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单位保密级别较高,二是陈子昂在单位的级别不高。

黄培方认为第一点可能性更大。

原因很简单,能被选来参加进修培训的,回去之后基本都要晋升一级。

陈子昂就算现在级别不高,但既然来了,在正科之前,基本就没什么阻力了。

距离晚餐还有一段时间,陈子昂同黄培方简单的聊了聊。

黄培方是荣城2号领导的秘书,这次培训完就要下到地方,前途十分宽广。

能走到这个地步的人,不仅家里要有点能量,同时自身也不能太差。

“所以还是你们公安辛苦,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你们在负重前行!”

黄培方拍着陈子昂的肩膀,试图和他拉近关系。

感觉的出来,黄培方长期跟在领导身边,待人接物上很容易常人产生好感。

“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陈子昂附和着。

晚上六点,两人走出宿舍,一同前往进修学院的食堂。

食堂长期接待来进修的领导,规格很高。

只是因为沪市这边的口味偏甜,陈子昂着实有些吃不惯。

黄培方见状,连忙要来了一瓶老干妈。

“我这个蜀中出来的,也吃不惯甜的,咱两可是同病相怜呐!”

(求收藏,求鲜花,感谢大家,每日保底更新一万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