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可能残废了

最新网址:www.71sw.com

  “签到了。”

【提示音:恭喜您完成签到,获得以下奖励。

大团结人民币25张,产蛋母鸡10只,精品白面10斤及粮票3张,还有手表票1张。】

像往常的奖品一样,今天的奖品也很丰厚。

那25张大团结,等于250块钱,足够抵消昨天吃涮羊肉的花费。

而在那个年代,会下蛋的老母鸡就像一台赚钱的机器。

按每个鸡蛋5分钱计算,每天十只鸡产出10个鸡蛋。

一个月就有300个蛋,换算成钱就是15块钱。

这几乎等同于一个实际工作的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在那个时候,白面被视为细粮。

它的价值远超粗粮,更别提精品白面了,那可是有价无市的商品。

至于手表票,则与自行车、收音机和缝纫机并称为四大件。

它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需要稀有的手表票才能购买。

只有那些有特殊身份的人,才有机会买到一块。

在此之前,姜昆也非常想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

但是一直无法弄到手表票,如今总算圆了他的心愿。

查看完奖励后,他如常地起床穿衣服。

和平时一样,林怡早已起床做好早餐,并且已为他准备好洗脸用的热水和毛巾。

简单洗漱一番后,两人就在餐桌旁开始吃早餐。

相较于昨天,今天的早餐稍显丰盛一些。

白面馒头配上了煎荷包蛋,再加上清汤丸子,让姜昆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早餐,看了一下钟表,发现时间已经指向了早上七点,姜昆起身准备去工厂上班。

“我要去上班了,你记得把布料拿回来。”

林怡一边帮他仔细整理衣裳,一边柔声说道。

“知道了,你路上小心点儿,早点回家吃饭。”

“好的。”姜昆微笑着点头,转身离开了房间。

然而,他刚刚骑上自行车,许大茂家的门就被推开来了。

紧接着,一脸怒气的娄晓娥从屋里走了出来。

看见门口的姜昆,她显得有些尴尬,“你,你是去上班吗?”

姜昆淡然地点点头,答应一声,并未多言,“嗯。”

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相比于秦淮茹和于莉,娄晓娥并不那么世俗势利。

但也正因为家庭原因,她的婚事无法由自己做主。

即便此前两人之间的情感事实上非常好,但最终还是因为她父母的强硬干预,导致两人未能顺利走到一起。

遗憾吗?或许有一点吧!然而,姜昆会后悔吗?

一点儿都不会,有时候啊!这些事就是命中注定的。

他没跟娄晓娥继续纠缠不清,简单地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后院。

经过中院时,姜昆特意瞥了一眼秦淮茹家门口。

发现棒梗已经不见了踪影,估计他已经回屋里去了。

至于秦淮茹和易中海是否回家了,姜昆就不大知道了。

“姜昆,早安呐,这是要去上班吗?”

瞧见姜昆推着自行车走出来,正准备去上班的阎老西连忙迎上前去。

姜昆点了下头,回应一声,“嗯。”

实际上,他与阎老西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既然对方有意缓和关系,至少表面上他也应该客气一下。

毕竟在这院子里的那些人里,阎老西还算比较容易相处的。

平时给他点小恩小惠,关键时刻他也绝不会含糊。

如今的姜昆,最不愁的就是钱。

正打算离开,阎老西挡在他前面,显得有些尴尬地说。

“哎呀,姜昆,你昨天提到的那个猪肉……你看……”

姜昆听闻此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回答道。

“我给忘了,中午呢!中午我回来给你带来。”

一听这话,阎老西立刻乐得合不拢嘴。

“好好好,那就先谢谢你啦,姜昆。”

姜昆点点头,“嗯,有机会再聊呢!我现在得先去上班了。”

“好的好的好的,路上骑车慢点。”

说完,阎老西忙闪到一边让出道路。

目送姜昆骑着自行车离去,他的眼神中满是艳羡。

“等这个季度被评为优秀教师,兴许校长也会奖励我一张自行车票呢!

那时,我也能买辆自行车了。”

就在姜昆骑车赶往单位的路上,秦淮茹和贾张氏带着棒梗出门了。

“棒梗,让奶奶陪你去医院呢!妈妈得去上班了。”

在这个年代,并没有所谓的休假制度。

即便逢年过节,工厂也只能放假寥寥几天。

要是哪天不去做工,除了受到领导批评外,还可能被罚款。

因此,尽管秦淮茹整夜未眠,但她今天仍然不得不去上班。

当然,她到时是否真的干活儿,那就另说了。

“行了,你赶紧去呢!我的止疼药也快没了,我去医院顺便拿些。

依我看这小伤,随便找个布包扎一下就行了,犯不着去医院花钱。”

说实话,贾张氏对带棒梗去医院这件事颇感不满。

去医院就得花钱,尽管她积攒了一些退休金,但那是她的血汗钱。

她并不愿意拿出来给别人用,即便是给自己的孙子也不例外。

不过,这也难怪她会有这种想法,毕竟昨天她是如何对待棒梗的。

要是再不想办法修复关系,恐怕这个宝贝孙子就要跟她疏远了。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此刻的棒梗翻着白眼,根本不想理睬她。

“算了呢!算了呢!现在就去,我的小心肝儿唉……”

离开四合院后,三个人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秦淮茹去了工厂,而贾张氏便带着棒梗去了社区医院。

这一看可不得了,竟然真的出了大问题。

“你们怎么现在才来?孩子的手腕筋膜神经断裂了,现在太迟了,已经无法再接上了。”

听见医生这样说,贾张氏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大夫,您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医生瞥了她一眼,又看向旁边的棒梗,然后解释道。

“我是说,这孩子的右手可能残废了,将来恐怕不能做重体力劳动了。”

一听这话,贾张氏瞬间脚步一软,险些摔倒。

“大夫,是不是搞错了呀,这不是一点小伤么,怎么说残就残了呢!”

她唯一的指望就是这个大孙子,将来能给她养老送终。

但现在听医生这么说,大孙子也残废了,她心中的痛苦不言而喻。

医生也无奈地叹了口气说,“伤口虽然不大,但位置不对。

如果昨天你们早点儿来,或许还有机会接上。

但现在,就算你们去大医院,也来不及了,这孩子的手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