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四方震动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与此同时,一份报纸已经送到了机关驻地。
“砰!”
元帅看完报纸,愤怒的拍向桌子:“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实在是太可恶了。”
“警卫兵!”
随着一声大吼,杨威快速进门,敬了一个军礼。
“元帅。”
元帅将报纸一扔:“给我查,看看是谁发表的这篇文章,给我拉出去打靶。”
“还有,这家报社,给我严肃处理,不用给任何人情面。”
杨威捡起报纸一看,眼神瞬间变得愤怒起来。
“什么,他们怎么能这样?”
“这不是故意抹黑吗?”
他们两个,是位数不多完全知道真相的人。
可报纸上,居然只写李国兴杀人,对于傻柱和贾张氏的罪行完全没有提及。
甚至,还故意激化人民群众和军队的矛盾。
这对一个军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屈辱。
这时候,通讯兵突然跑了进来。
“报告元帅,东直门一带发现大量工人学生游行,请指示!”
什么!
元帅再次大惊。
“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
随后,通讯兵便将知道的说了出来。
听到是声讨李国兴的,元帅脸上已经不能用愤怒来形容了。
愤怒到极致,取而代之的是失望、心寒。
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失望,对挑起这次斗争的人心寒。
元帅瘫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道:“国兴同志,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心寒了。”
想当初,元帅刚刚得知英雄之后被欺负时,他就想过,直接把事情闹大。
除了将主要人员打靶,更要恢复英雄之名。
可李国兴却说,这件事他要自己解决。
一是想亲自动手更加解气,二是不想惊扰父亲的在天之灵。
毕竟李国兴的父亲死了近十年,要是大肆报道,肯定会被人讨论。
这年头,什么人都有,指不定就有人背后说英雄坏话。
所以元帅才把这件事按住,留给李国兴自己解决。
李国兴回来之后,也确实出了口恶气,亲手将欺负他妹妹的人送去地狱。
元帅也给派出所和街道打过招呼,让他们不用管。
可没想到,这些有心之人居然利用这种事,反过来抨击李国兴。
这是何等的令人失望啊。
要不是考虑到人民群众,元帅都想派兵直接凸凸了他们。
正想着,通讯兵再次开口。
“元帅,请指示。”
元帅反应过来,当即拍桌子说:“哼,警卫排集合,通知一营、三营集结待命。”
“是!”
通讯兵快速下去传令。
杨威在旁边提醒说:“元帅,事情闹的这么大,咱们是不是先保护好李国兴的安全。”
“万一他在那边跟人民群众动起手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元帅点点头:“没错,你带着警卫排先行出发,务必保证李国兴同志的安全。”
“是,保证完成任务。”
敬完军礼,杨威不敢耽搁。
......
与此同时。
四九城市长办公室。
秘书拿着一份报纸,急匆匆的冲进去。
“市长,市长,不好了。”
市长是个竖着背头的中年男人,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微微抬头,怒斥:“进门不知道先敲门吗,毛毛躁躁的。”
秘书神色焦急,不敢耽误,连忙将手里的报纸递上去。
“市长,是真的发生大事了。”
“今天一早,报社就传出消息,一个当兵的杀了人,现在还逍遥法外。”
“刚刚还有消息传来,一群学生和工人自发组织,正在街上游行呢。”
市长看完报纸,愤怒的拍着桌子。
“什么,在四九城,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派出所是干什么吃的,公安局是干什么吃的。”
秘书继续汇报说:“附近的派出所和公安局都已经赶过去了,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哦对了,最近的派出所还传来消息说,这个李国兴是边境战场回来的,元帅亲自打过招呼。”
什么!
市长再次拍了拍桌子,急忙问:“哪位元帅?”
秘书说:“好像姓聂。”
呼!
市长深吸一口气:“难怪,难怪这个李国兴的敢杀人。”
元帅做靠山,自然无法无天。
他虽然是市长,但也不是什么都知道。
当时事发时,元帅已经把这件事按下来了。
所以,市长也只能看到这些表面。
但即使只有这些表面,市长也能判断出,肯定是先前发生了什么矛盾,所以李国兴才杀人。
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给他去调查了。
工人学生游行,这已经是天大的事情了。
作为市长,他必须处理好。
“去,把车开来,我要亲自去现场看看。”
“是。”
两人马不停蹄,快速朝着锣鼓巷赶去。
与此同时,四九城公安局,派出所,锣鼓巷街道办,所有的警卫力量全部出动。
同一时间,他们收到信息,几乎都是立刻朝着锣鼓巷赶去。
而关注这件事的,还有一个单位。
人民报社。
一群领导班子正在集体开会。
“报告社长,从早上开始到现在,我们印刷出来的报纸已经全部售空。”
“我已经通知下属印刷厂,让他们抓紧制作。”
“社长,自报纸下发下去之后,人民群众的反应十分激烈。”
“我听说,都已经有人自发组织,前去声讨李国兴了。”
“不止,我还听说,有个厂的工人全体出动,也参与了声讨李国兴的行动。”
.......
听到这些汇报,社长是既高兴,有害怕。
高兴的是报纸脱销,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应。
害怕的则是事情闹大,最后没办法收场。
等这些人说完,社长再次询问:“信息部,你们确定,收集上来的信息没问题吗。”
信息部领导:“确定,这个李国兴确实杀了人,而且还是两个,当地的人民都对他畏之如虎。”
“而且,杀人的时候,一群士兵在现场,根本没人阻拦。”
“我敢保证,稿子上面的信息不回有误。”
听到这话,社长就放心了。
随即,他又宣布了一条命令。
“好,既然引起的反响这么大,咱们也不能浪费机会。”
“立刻派出报社的同志,让他们时刻关注现场动向。”
“将现场的动向记录下来,然后实时印刷,一定要让老百姓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的走向。”
......
“明白!”
报社人员也都全体出动,朝着锣鼓巷赶去。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