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他究竟是圣人,还是屠夫?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画面一闪,两个伟岸的身影,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并列在了一起。左边,是羽扇纶巾,站立于五丈原秋风之中的诸葛孔明。
右边,是青衣孑然,孤身立于宣德皇帝病榻之前的木正居。
【像,太像了。】
【后人常说,木圣与那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何其相似。】
【一人白帝城受先主托孤,呕心沥血,为延续汉室正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人受宣宗皇帝临终托孤,以百岁高龄,辅佐“两代”幼主,为延续大明盛世,燃尽了自己最后的光与热。】
【他们都是孤独的擎天者,在王朝的风雨飘摇之际,用自己不算伟岸的肩膀,硬生生扛起了将倾的天。】
这番对比,让除壮年朱元璋时空外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
尤其是老年朱元璋,老年朱棣等人。
诸葛亮是谁?
那是被历代君王供奉于武庙,被天下文人视为楷模的“武侯”!是忠臣与智者的化身!
这个“木正居”,竟能与丞相相提并论?!且获得祥瑞这么高的评价?
老年朱棣默默思索着。
自己或许……小看了那个名叫“木正居”的权臣。
【而永乐三代之后,大明文官集团,走向了两个极致。】
【一个,是于谦。】
【一个,是木正居。】
【值得一提的是,前者,正是后者亲手教导出的学生。】
【他们师徒二人,虽然理念不同,忠君爱国的方式不同,却都无比坚定地,走完了自己选择的为臣之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于谦,是一个纯粹到极致的理想主义者。】
【他心中的“大明”,是一个完美的、不容任何瑕疵的道德王朝。为此,他可以不计个人生死,不顾人情世故,去捍卫他心中的“道”。】
【而木正居,恰恰相反。】
【他是一个理性而务实到极致的改革派。】
【他同样忠于大明,但他更忠于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木正居的心中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大明这艘巨轮,能够航行得更远,更稳。】
【为此,他可以不择手段。】
【他可以与任何人合作,也可以与任何人翻脸。他可以当“圣人”,也可以当“屠夫”。他可以被万民敬仰,也可以被士林唾骂。】
【他根本不在乎身后的毁誉。】
【因为他立下的,是一个“成圣”之志——不顾个人一切,造福天下苍生。】
【为了这个遥远而宏大的目标,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也最务实的“经世致用”之路。】
【权力,对他而言,从来不是目的,只是实现理想的工具。】
【他要做的,不是一个名垂青史的好官,而是一个有力量,能真正为这天下带来改变的强臣。】
天幕的旁白,是最锋利的解剖刀,将木正居这个人物的内核,层层剖开,血淋淋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谨身殿内,朱棣看着天幕,眼神复杂。
他看到了一个与自己极为相似的灵魂。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只不过,他朱棣求的是皇权,而这个木正居,求的却是“天下”。
何为天下?
“功于谋国,拙于谋身。”
天幕之上,浮现出于谦对这位老师的八字评价。
【这八个字,是木正居逝世后,于谦在狱中,对于自己这位惊才绝艳,甚至可以说是威压了一个时代老师留下的最后评价。】
【后世无数史学家,都试图解读这八个字的真正含义。】
【“功于谋国”,很好理解。木正居一生之功绩,彪炳史册,无人能及。】
【可“拙于谋身”,又作何解?】
【说他不知明哲保身?可他历经四朝而不倒,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说他不懂敛财?他拒绝封王,却对皇帝赏赐的豪宅美女来者不拒,一度被言官弹劾为“贪财好色”,连皇帝都亲自下场为他辩解。】
【说他不懂经营家族?可“木党”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权势滔天,连皇权都为之侧目。】
【这个“身”,究竟指的是什么?】
【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鬼相”,他一生最大的“笨拙”之处,到底是什么?】
【这个谜题,困扰了后世数百年,至今,仍是明史之中,最大的悬案之一。】
悬念,被高高抛起。
所有观看着天幕的人,也纷纷参与进来。
一个被后世尊为“圣人”,能与诸葛孔明并列的“鬼相”,他“拙于谋身”?
他为自己谋划的东西,竟然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他到底在图谋什么?
【而想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最根本的问题。】
【当我们翻开那厚重的史书,当我们看到木正居那一条条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功绩时,相信任何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疑惑——】
【他,真的只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圣人吗?】
这个问题,问得石破天惊!
也问得所有人心头一震!
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个将权谋、心术、铁血、手腕运用到极致的“鬼相”,一个能让三代雄主都甘心托付江山的人,他真的可能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圣人吗?
不等众人细想,天幕的画面,便给出了它的答案
冰雪覆盖的北平城头,一个青衫文士,迎着漫天箭雨,冷静地指挥着军民,将一桶桶冷水泼上城墙。
他的脚下,是冻得发紫的尸体。他的脸上,溅满了温热的鲜血。
滔滔白沟河畔,他站在高坡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数十万大军在自己掘开的洪水中哀嚎、沉沦。
火光冲天的南京城外,他对着跪地请降的建文旧臣,只说了两个字。
“杀了。”
繁华的京师菜市口,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他端坐于监斩席之上,手中端着一杯热茶,仿佛在欣赏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戏剧。
那一张张画面,那一个个冰冷的眼神,都与之前天幕所渲染的“圣人”形象,格格不入!
这哪里是圣人?
这分明是一个冷血到极致的魔鬼!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屠夫!
【你问我,为何如此冷血?】
一个冰冷的声音,刹那间响彻在所有人的耳边。
【他们看到我一声令下,数万将士命丧洪水。却没看到,若不如此,我大明将有数十万儿郎,埋骨他乡。】
【他们看到我谈笑间,屠尽建文旧臣。却没看到,若不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这刚刚一统的天下,将再起多少烽烟?】
【他们骂我是屠夫,骂我是魔鬼。】
【可他们是否想过,若我不做这个屠夫,若我不当这个魔鬼,谁来为这天下,换一个朗朗乾坤?】
【圣人的名声,谁都想要。】
【可这肮脏的活,总得有人来干。】
【既然你们都不愿脏了手,那就……】
【放着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