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历史小说 隐隐谋略:官场风云 第160章 册本升华:教材再进

第160章 册本升华:教材再进

最新网址:www.71sw.com

  李书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赔笑道:“托大人的福,小本生意,勉强糊口。”

“顾大人编撰的新教材,的确是功在千秋,”管家顿了顿,语气变得冰冷,“但是,有些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碰的。”

李书商脸色一变,他知道管家话里有话。周贵族对新教材的抵触,早已不是秘密。现在管家亲自登门,显然是来施压的。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李书商唯唯诺诺地应道。

“明白就好,”管家站起身,拍了拍李书商的肩膀,“周贵族大人一向赏罚分明,希望李老板好好考虑,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管家走后,李书商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他知道,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顾青岩,一边是周贵族,无论得罪哪一方,都没有好果子吃。减少新教材的发行量,势必会得罪顾青岩,甚至会影响到他未来的仕途;但如果不听周贵族的,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他走到窗边,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焦虑。这时,伙计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摞厚厚的纸张。“老板,这是……从各学塾收上来的,关于新教材的反馈意见。”伙计小心翼翼地将纸张放在桌上。

李书商无力地挥了挥手,示意伙计退下。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反馈,心中更加烦躁。这些反馈意见五花八门,有赞扬的,有批评的,甚至还有无理取闹的。他不知道该如何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周贵族的压力。

与此同时,顾青岩也收到了大量的教学反馈。与李书商一样,他也被这些纷繁复杂的意见弄得焦头烂额。有些夫子称赞新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些则批评新教材过于简略,缺乏深度;还有一些人则固执地认为,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离经叛道之举。

“看来,改革之路,比想象中还要艰难。”顾青岩揉了揉眉心,心中暗叹。他明白,新教材的推行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必然会想方设法地阻挠。

凤婉兮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轻声道:“青岩,又在为新教材的事情烦心?”

顾青岩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反馈意见递给凤婉兮。“你看,这些意见,简直就是乱七八糟,让我无从下手。”

凤婉兮接过反馈,仔细翻阅起来。她秀眉微蹙,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声从窗外传来。顾青岩走到窗边,只见印刷作坊附近聚集了一群人,正在大声喧哗,似乎发生了什么冲突。

“怎么回事?”顾青岩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立刻派人前去打探消息。不多时,派去的人回来了,神色慌张地禀报道:“大人,不好了!周贵族的手下在印刷作坊附近寻衅滋事,说是印刷作坊排出的污水污染了他们的宅院,要孙老板赔偿巨额损失!”

顾青岩脸色一沉,他知道,这是周贵族在故意刁难。他立刻对凤婉兮说道:“婉兮,看来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了……”

凤婉兮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角微微上扬:“青岩,莫急,此事我早有预料。”她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这些人,都是周贵族暗中笼络的文人,他们会借机在文人集会场所散播谣言,诋毁新教材。”

顾青岩接过名单,目光扫过上面的名字,心中了然。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既然他们想玩,那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顾青岩并没有被纷乱的反馈意见所淹没。他想起现代的教育评估方法,迅速将反馈意见按照类别进行归纳整理。他将意见分为“内容”、“排版”、“难度”等几个维度,并对每个维度下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许多学生反映某些章节的文字过于艰涩难懂,顾青岩便将其标记出来,准备进行修改;一些夫子建议增加一些实践案例,顾青岩也将其记录下来,准备在后续版本中补充。他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将用户的反馈转化为产品的改进方向。

经过几天的努力,顾青岩高效地完成了新教材的优化工作。新版教材不仅保留了原版的优点,还针对反馈意见进行了改进,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更便于夫子进行教学。新教材的质量更上一层楼,内容更加精炼,排版更加清晰,难度也更加适中。

与此同时,城中文人集会场所内,气氛却异常紧张。一群穿着长衫的文人正围坐在一起,高谈阔论。

“这新教材,简直就是离经叛道!完全违背了圣贤的教诲!”一位白胡子老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

“没错!这顾青岩,年纪轻轻,就敢如此妄为,简直是目无尊长!”另一位中年文人附和道。

“我听说,这新教材里竟然还加入了一些奇技淫巧的内容,这简直是玷污了圣贤的经典!”又一位文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这些文人,大多是周贵族暗中资助的,他们对新教材的出现充满了敌意。他们固守传统,不愿接受新的事物,更不愿意看到顾青岩的改革成功。

“诸位,稍安勿躁。”一个略显尖细的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锦袍的男子缓缓走来。此人正是周贵族的幕僚,也是这次文人集会的组织者。

“顾青岩的所作所为,的确令人不齿,”幕僚环视众人,语气阴冷,“但他毕竟是朝廷命官,我们也不能明着与他对抗。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舆论的力量,让他身败名裂!”

幕僚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称是,表示愿意为维护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明日,我会安排一些人,将新教材的‘罪状’公之于众,让天下人都知道顾青岩的真面目!”幕僚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诸位,且慢!”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青衫,手捧书卷的男子走了进来……

走进来的正是钱夫子。他径直走到众人面前,将手中的两本书放在桌上——一本是新教材,一本是旧教材。“诸位口口声声说新教材离经叛道,不知可曾认真研读过?”钱夫子环视众人,目光如炬。

白胡子老先生冷哼一声:“我等饱读诗书,岂会去看那等歪门邪道之物?”

钱夫子微微一笑:“那老先生可知,这新教材中,不仅包含了圣贤的经典,还加入了算学、格物等实用之学?难道这些知识,也是歪门邪道吗?”

钱夫子翻开新教材,指着其中一页,讲解道:“比如这算学部分,以阿拉伯数字取代了繁琐的算筹,计算更加便捷高效。诸位不妨一试,用旧法计算一下三百六十五乘以七百二十九,再用新法计算,看看孰优孰劣?”

几位文人面面相觑,都有些犹豫。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对于算学却并不精通。最终,一位年轻的文人站了出来,拿起算盘,开始计算。过了许久,他才得出答案。而钱夫子则用新法,只用了片刻便算出了结果。

众人见状,都有些惊讶。他们没想到,新教材中的算学方法竟然如此高效。

钱夫子又指着旧教材中关于天文地理的部分,说道:“旧教材中,关于天地的描述多是臆测和传说,而新教材则引用了最新的观测数据,更加科学准确。”

钱夫子继续讲解,从算学到天文,从地理到物理,他用事实证明了新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许多文人原本对新教材抱有偏见,但在听了钱夫子的讲解后,都开始重新审视这本教材。

周贵族的幕僚见状,心中暗叫不好。他连忙打断钱夫子的话:“钱夫子,你这是强词夺理!新教材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遵循传统,弘扬圣贤之道!”

钱夫子毫不畏惧地反驳道:“遵循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圣贤之道也并非是僵化的教条。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圣贤的思想。”

钱夫子的话,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他们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应该固守传统,拒绝新的事物。

集会场所的争论还在继续,顾青岩却回到了家中。凤婉兮早已为他准备好了精致的点心和清茶。

“辛苦了。”凤婉兮温柔地将点心递给顾青岩。

顾青岩拿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一股清甜的滋味弥漫开来。他看着凤婉兮,眼中充满了感激。凤婉兮则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中满是爱意。

顾青岩吃着点心,思绪却飘向了远方。他想起编写教材时的艰辛过程,对比现在的成果,心中满是欣慰。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顾青岩轻啜一口清茶,茶香四溢,却不及心中那份欣慰的滋味浓厚。他想起当初编写教材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昏暗的油灯下,他一笔一划地将现代知识转化为这个时代的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却又不能脱离这个时代的认知水平。多少个夜晚,他伏案疾书,直到东方泛白才小憩片刻。印刷术的简陋也让他头疼不已,为了一个清晰的图表,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与孙老板沟通,修改,力求完美。而现在,看着新教材在学堂里被孩子们认真研读,他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了顾青岩的思绪。凤婉兮起身开门,门外站着的是一脸焦急的李书商。

“顾先生,凤小姐,大事不好了!”李书商一进门便急切地说道。

顾青岩放下茶杯,示意李书商坐下慢慢说。“李老板,何事如此慌张?”

李书商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中带着一丝恐惧:“周贵族…周贵族派人来警告我了,不让我再发行新教材!”

顾青岩与凤婉兮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了然。新教材的推广触动了周贵族的利益,他们必然会出手阻挠。

“李老板不必惊慌,”凤婉兮温声安慰道,“具体情况如何,你细细说来。”

李书商定了定神,缓缓道来。原来,自从钱夫子在文人集会上力辩新教材的优势之后,不少学堂都开始尝试使用新教材,市场需求量大增。李书商看到了商机,正准备加大印刷量,扩大发行范围。然而,就在今天上午,周贵族的管家带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来到了他的书铺,警告他如果继续发行新教材,就让他在城里做不成生意。周贵族在城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李书商一个小小的书商,根本无力对抗。

“我…我本想多印些新教材,现在…现在…”李书商的声音颤抖着,言语间充满了无奈和恐惧。他看了看顾青岩,又看了看凤婉兮,眼神中带着一丝期盼。

顾青岩明白李书商的意思,他是在寻求帮助。新教材的发行离不开李书商,如果他因为害怕周贵族的威胁而停止发行,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

“李老板,”顾青岩沉吟片刻后说道,“你放心,此事我自有办法。”

李书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随即又暗淡下来。“顾先生,周贵族的势力…”

“我知道,”顾青岩打断了李书商的话,“但新教材的推广关乎百姓的福祉,岂能因为一些宵小之辈的阻挠而停滞不前?”

顾青岩的眼神坚定而锐利,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场文化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而周贵族只是其中一个阻碍。他需要更加谨慎,步步为营,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凤婉兮走到顾青岩身旁,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青岩…”

“婉兮,帮我研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