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学辩之峰:智胜群雄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顾青岩踏入山洞的瞬间,身后传来李夫子的声音。他转身,只见李夫子一脸严肃,身后跟着孙学霸和几个学子,其中包括对他一直怀恨在心的赵学子。顾青岩,你不好好研习经典,竟私自外出,成何体统!李夫子厉声斥责。顾青岩平静地拱手:“夫子教训的是,学生只是略感烦闷,外出散心。”他心中冷笑,这分明是孙学霸的伎俩,想借机给他扣上不尊师长的帽子。这时,学府宣布举办学术辩论会的消息传来。顾青岩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他精通历史,又熟知现代的辩论技巧,在这个架空古代世界,他有着绝对的优势。但同时,他也明白,孙学霸等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这场辩论会,注定是一场充满陷阱的角逐。
辩论会当天,学堂内座无虚席。李夫子与钱夫子端坐于高台之上,台下学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顾青岩神色淡然,心中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抽签结果出来,顾青岩的对手正是孙学霸。辩题是“民贵君轻”,一个在古代极具争议性的论题。
孙学霸率先发言,他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阐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强调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百姓应当服从君主的统治。他言辞华丽,逻辑严密,赢得了不少学子的赞赏,尤其是李夫子,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轮到顾青岩发言,他并未直接反驳孙学霸的观点,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他谈到民生疾苦,谈到百姓的生存困境,谈到社会的不公。他用平实的语言,将百姓的苦难娓娓道来,引起了在场许多学子的共鸣。
孙学霸抓住机会,立刻反驳道:“顾青岩,你这是危言耸听!朝廷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你如此言论,是在质疑朝廷的政绩吗?”他语气凌厉,眼中带着一丝挑衅。赵学子也跟着附和:“就是,顾青岩,你一个学子,懂什么民生疾苦?只会在这里妖言惑众!”
顾青岩微微一笑,并未被他们的言语激怒。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并非质疑朝廷,我只是在陈述事实……”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声音逐渐变得铿锵有力,“民乃国之根本,若民不聊生,国将不国!试问,一个连百姓温饱都无法解决的国家,如何能长治久安?”
他的话掷地有声,在学堂内回荡。一些原本支持孙学霸的学子开始动摇,他们开始思考顾青岩话语中的道理。李夫子脸色阴沉,他没想到顾青岩会如此大胆,竟然敢当众质疑朝廷。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顾公子所言极是!”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凤婉兮身着淡雅的衣裙,站在人群后方,脸上带着一抹浅笑。她缓缓走上前,目光落在顾青岩身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乃至理名言。”
李夫子脸色更加难看,他知道凤婉兮的身份不一般,不好轻易得罪。孙学霸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意识到,这场辩论,他可能要输了。顾青岩看着凤婉兮,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深吸一口气,准备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且慢!”一个浑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钱夫子站起身,目光炯炯地盯着顾青岩,“你所说的‘民贵君轻’,究竟是何意?”
顾青岩从容不迫地面对钱夫子的提问,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夫子,‘民贵君轻’并非是要推翻君主,而是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他顿了顿,环视四周,声音清晰有力,“君主如同舟,百姓如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只有关心百姓疾苦,体恤民情,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他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政治理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在场的许多学子眼前一亮。一些原本对“民贵君轻”持有偏见的学子也开始认真思考这番话的深意。
“一派胡言!”李夫子猛地一拍桌子,怒斥道,“君权神授,岂容你如此亵渎!顾青岩,你这是离经叛道,蛊惑人心!”他试图打断顾青岩的发言,阻止他继续传播“危险”的思想。
然而,钱夫子却站了出来,力挺顾青岩。“李夫子,学术辩论本就是百家争鸣,我们应当鼓励学子们自由表达观点,而不是一味地压制。”他转向顾青岩,目光中带着鼓励,“青岩,你继续说。”
得到钱夫子的支持,顾青岩更加自信。他从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的案例,分析了君主专制和民主制度的优劣。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展现出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
他以古代的暴君亡国为例,指出当统治者只顾及自身利益,忽视百姓疾苦时,最终会导致民怨沸腾,国家走向灭亡。他又以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为例,说明当人民拥有话语权和参与权时,社会会更加稳定繁荣。
他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让在场的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一些学子甚至开始小声议论,对顾青岩的观点表示赞同。
“荒谬!”李夫子再次打断顾青岩的发言,“你所说的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你这是在妖言惑众,扰乱人心!”
“李夫子,”凤婉兮的声音再次响起,清脆而坚定,“顾公子所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不同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否定。”她的出现再次给了顾青岩强大的支持,也让李夫子感到无可奈何。
钱夫子也再次发声:“李夫子,学术辩论的意义在于探讨真理,而不是维护权威。我们应当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让真理越辩越明。”
在钱夫子和凤婉兮的支持下,顾青岩得以继续发言。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巧妙地回应了李夫子提出的质疑。他的言辞犀利,逻辑严密,让李夫子哑口无言。
就在众人以为顾青岩胜券在握的时候,孙学霸突然改变了辩论策略。他收起之前的傲慢,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顾兄,”他语气温和地说道,“你的观点确实很有新意,但也有一些地方让我感到困惑……”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请问,如果百姓的意愿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该如何取舍?”
孙学霸的问题如同投石入湖,激起层层涟漪。在场学子们原本有些昏昏欲睡,此刻都精神一振,好奇地看向顾青岩,等待他的回答。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看似简单的两难选择,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哲学思考。
顾青岩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孙兄的问题切中肯綮,百姓的意愿与国家的利益并非总是和谐统一,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冲突。我认为,处理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权衡’二字。”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确保每个人都集中注意力后,才继续说道:“首先,要明确‘国家利益’的定义。国家利益并非抽象的概念,它最终应该体现为全体百姓的福祉。如果所谓的‘国家利益’损害了大多数百姓的利益,那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其次,要尊重百姓的意愿。百姓是国家的基石,他们的意愿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应该尽量寻求共识,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维护国家利益,又能满足百姓的需求。”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权衡’并非简单的妥协或折中,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百姓的需求和国家的利益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
他以古代的“郑伯克段于鄢”为例,指出当统治者只顾及自身利益,忽视百姓疾苦时,最终会导致民怨沸腾,国家走向灭亡。他又以现代社会的公共政策制定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民意调查、专家论证等方式,平衡国家利益和百姓需求。
他深入浅出的解释和举例,让在场学子们茅塞顿开。一些原本支持孙学霸的学子也开始动摇,对顾青岩的观点表示认同。赵学子坐在角落里,脸色铁青,他没想到顾青岩能如此巧妙地化解孙学霸的攻势。
孙学霸原本以为这个问题能难倒顾青岩,没想到他却应对自如,甚至还借此机会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不甘心就此失败,绞尽脑汁,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口。
“顾兄,”孙学霸再次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你所说的‘权衡’听起来很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现。请问,你如何保证‘权衡’的结果是公平公正的?又如何避免统治者滥用权力,以‘国家利益’之名,行损害百姓利益之实?”
顾青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这是孙学霸最后的反扑。他深吸一口气,沉稳地回答:“孙兄的问题一针见血,如何保证‘权衡’的公平公正,确实是一个难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
他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权力制衡、舆论监督、法律约束等方式,限制统治者的权力,保障百姓的权益。他旁征博引,从古代的谏官制度到现代的民主法治,娓娓道来,展现出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他的回答赢得了在场学子们的一致赞赏,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就连一直对顾青岩抱有偏见的李夫子,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华。
钱夫子看着顾青岩,眼中满是欣慰。他没想到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年轻人,竟然拥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广博的学识。他走到顾青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青岩,你今天的表现……”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很出色。”
钱夫子赞赏的话语还未完全落下,孙学霸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他自诩学富五车,从未在学府辩论中落于下风,今日却被顾青岩驳斥得哑口无言,心中愤懑不已。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怒火,强作镇定道:“顾兄的理论固然高妙,但纸上谈兵终觉浅,不知可有实际操作的案例?”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顾青岩,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凤婉兮在一旁观看辩论,她看着顾青岩自信的样子,眼神中满是倾慕。顾青岩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论据,都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她仿佛看到了他站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模样。她知道,顾青岩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此,而她,愿意成为他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助他成就一番伟业。
顾青岩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早已预料到孙学霸的反击。他从容不迫地答道:“孙兄所言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检验真理。恰好,在下近日正在进行一项小实验,或许可以佐证今日的观点。”他停顿了一下,故意卖了个关子,引起众人好奇。“我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造福百姓。”
此言一出,学堂内顿时炸开了锅。学子们议论纷纷,有人质疑,有人好奇,也有人表示期待。李夫子原本紧皱的眉头也微微舒展,他对顾青岩的“奇思妙想”虽然不尽认同,但也抱着一丝好奇。
孙学霸心中冷笑,他认定顾青岩是在虚张声势。他追问道:“不知顾兄的实验进行得如何?可有实证?”
顾青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实验已初见成效,不日便可邀请各位同窗前往观摩。”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孙学霸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钱夫子打断。“好了,今日的辩论到此为止。”钱夫子环视众人,目光落在顾青岩身上,带着一丝赞赏,“青岩,你的学识和见识都令人钦佩。”
钱夫子宣布辩论结束,学子们陆续散去,但关于顾青岩和他的“新型灌溉技术”的讨论却才刚刚开始。赵学子看着顾青岩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肃静!”钱夫子提高了声音,“接下来,进行本月学业考核。”他的话音刚落,学堂内再次安静下来。顾青岩心中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考核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又是一个针对他的陷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