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乡闱惊澜:科举首战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顾青岩心头疑云密布,那李考生一向投机取巧,不学无术,如今鬼鬼祟祟地与考官私下接触,其中定有猫腻。他决定暗中观察。只见李考生塞给考官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考官不动声色地揣入袖中,两人低声耳语几句便匆匆散开。顾青岩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乡试当日,考场内外人头攒动,气氛肃穆。顾青岩深吸一口气,迈步跨入考场大门,仿佛踏入了一场无声的战场。他找到自己的座位,铺开纸笔,凝神静气,等待考试开始。
考题发下,顾青岩略一浏览,心中已有腹稿。他提笔蘸墨,行云流水般在纸上挥洒,洋洋洒洒,文思泉涌。然而,就在他全神贯注于答题之时,却感到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般。几名考官频繁地在他身边巡视,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他的试卷,脚步声刻意放重,似乎有意扰乱他的思绪。
顾青岩不动声色,心中却冷笑一声。他知道,这些保守派的考官对他早有偏见,此次故意刁难,无非是想让他在考试中失利,好断了他的仕途之路。
“顾青岩,”一位身材矮胖,留着八字胡的考官走到他身旁,阴阳怪气地说道,“你写得如此之快,莫非是早已知晓考题?”
顾青岩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他对视,“大人说笑了,下官只是略有所得,故而下笔如有神。”
“哼,希望如此。”那考官冷哼一声,转身离去,却依然不时地回头看他,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敌意。
另一位身材高瘦,面色阴沉的考官也走了过来,拿起顾青岩的试卷,仔细端详了一番,语气尖刻地说道:“你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如此敷衍了事,岂能对得起朝廷的恩典?”
顾青岩心中暗怒,他知道这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他的字迹虽然算不上馆阁体般工整,但也绝非潦草难辨。这考官分明是故意找茬。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语气平和地说道:“大人,下官的字迹或许不够工整,但内容却绝无敷衍。还请大人明察。”
那考官冷哼一声,将试卷重重地放在桌上,拂袖而去。
周围的考生都偷偷地打量着顾青岩,眼神中充满了同情和幸灾乐祸。他们都知道,顾青岩得罪了这些考官,此次乡试恐怕凶多吉少。
顾青岩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凝神静气,继续奋笔疾书。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考场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顾青岩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突然,他感觉到有人在身后轻轻地碰了他一下。他回头一看,只见李考生正鬼鬼祟祟地向他递过来一张小纸条。
顾青岩微微皱眉,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所料……”他伸手接过了纸条,缓缓打开……
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小字,正是几道考题的答案。顾青岩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收起,心中却掀起了波澜。他没想到这李考生竟然如此大胆,敢在考场内公然作弊。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考场,只见几名考官正聚在一起低声交谈,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边的情况。他心中暗自思忖:是否要当场揭发李考生的作弊行为?
这样做虽然可以维护考场的公平公正,但也势必会得罪李考生背后的势力。他初入官场,根基尚浅,若是树敌太多,恐怕会对日后的发展不利。更何况,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金榜题名,而不是为了打抱不平。
一时间,顾青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紧握着手中的纸条,内心挣扎不已。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试卷,思绪万千。他已经答完了大部分题目,剩下的几道题对他来说也并非难事。就算没有李考生提供的答案,他也有把握能够完成。
想到这里,顾青岩心中有了决断。他决定暂时不揭发李考生的作弊行为,静观其变。
他重新拿起笔,继续作答。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仿佛在宣泄着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尽管如此,顾青岩凭借扎实的知识和冷静的心态,快速且准确地作答,让一些原本想看他笑话的考生暗自佩服。他们原本以为顾青岩在考官的刁难下会方寸大乱,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沉着冷静,应对自如。
顾青岩的答卷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将现代的知识与古代的文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写出的文章既有深度,又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
他写完最后一行字,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抬头看了看窗外,只见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就在这时,一位身材魁梧,面容严肃的监考官走了过来。这位监考官姓王,为人正直,在考场内颇有威望。
王监考官走到顾青岩身旁,拿起他的试卷,仔细地翻阅了一遍。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顾青岩,”王监考官沉声说道,“你的文章写得不错,但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顾青岩恭敬地点了点头,“多谢大人指点。”
王监考官将试卷递还给顾青岩,转身准备离去。
“大人,”顾青岩突然开口说道,“学生有件事情要禀报。”
王监考官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疑惑地看着顾青岩,“何事?”
顾青岩略微迟疑,压低声音说道:“学生发现有人作弊。”
王监考官眉头一皱,“是谁?”
顾青岩的目光瞥向不远处的李考生,“就是那位李考生。”他将李考生偷偷传递纸条的事情简要告知了王监考官,并将那张写有答案的纸条也一并交出。
王监考官接过纸条,仔细查看,脸色渐渐阴沉下来。科举舞弊,这可是大事!他深知科举取士的重要性,任何舞弊行为都将严重损害朝廷的威信,败坏社会风气。他沉声说道:“此事我会彻查,你做得很好。”他拍了拍顾青岩的肩膀,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赏。
顾青岩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既维护了考场的公平,又没有直接得罪李考生,可谓是一举两得。他知道王监考官为人正直,一定会秉公处理此事。
夜幕降临,考场内点起了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着每个考生的脸庞。顾青岩放下笔,将试卷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起身交卷。走出考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感到一阵轻松。
与此同时,凤府内,凤婉兮正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默默地为顾青岩祈祷。她知道今日是乡试的日子,顾青岩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相信他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顾青岩送给她的玉佩,心中充满了思念和期盼。窗外夜风习习,吹动着树枝发出沙沙的响声,也吹散了她心中的一丝担忧。她相信顾青岩的能力,相信他能够应对任何挑战。
王监考官并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暗中展开了调查。他仔细核对了李考生的试卷,发现与纸条上的答案几乎一致。他又询问了周围的考生,证实了顾青岩所说属实。证据确凿,王监考官决定将此事上报给主考官。
考场外,顾青岩抬头望向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平静。他想起自己备考时的艰辛,那些日夜苦读的时光仿佛就在昨日。多少个夜晚,他秉烛夜读,直到东方泛白才沉沉睡去;多少次,他对着复杂的经义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豁然开朗的那一刻才感到如释重负。这其中的辛酸与付出,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科举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深知,在这个时代,想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科举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青岩兄,这次乡试感觉如何?”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顾青岩转头一看,是同乡的考生张子文。他微微一笑,“还算顺利,只是不知道结果如何。”虽然已经将李考生作弊的事情告知了王监考官,但他心中仍有一丝不安。他不知道王监考官会如何处理此事,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毕竟,李考生并非寻常百姓,他的背后也有一定的势力。在这个人情世故复杂的社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张子文拍了拍顾青岩的肩膀,“青岩兄不必担忧,以你的才学,定能金榜题名。”
顾青岩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心中明白,科举考试不仅仅是考查才学,还有运气和人脉。他虽然有现代知识的加持,但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他仍然需要谨慎行事,步步为营。
“对了,青岩兄,”张子文突然压低声音,“你可曾听说李考生的事情?”
顾青岩心中一紧,不动声色地问道:“李考生?他怎么了?”
张子文四下看了看,确定无人注意后,才说道:“我听说,李考生在考场上作弊,被王监考官当场抓获。”
顾青岩故作惊讶,“竟有此事?那可真是胆大妄为!”他内心却波涛汹涌,看来王监考官并没有姑息李考生,而是选择了秉公处理。这让他既感到欣慰,又感到一丝担忧。他担心李考生会怀恨在心,报复自己。
“可不是嘛,”张子文叹了口气,“科举舞弊,可是重罪。这下,李考生怕是要身败名裂了。”
顾青岩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与张子文寒暄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去。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思绪万千。他不知道这次乡试的结果会如何,也不知道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但他知道,他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回到家中,他推开院门,却发现院子里站着一个人,那人身穿黑色斗篷,将整个身体都笼罩在阴影之中。那人缓缓转过身,低沉的声音在夜空中响起:“顾公子,有人让我给你带个口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