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5章 超远狙杀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周文虽然不知道这里就是鬼子第9师团的师团部,但他从鬼子的动静判断,起码也得是个旅团部。如果能炸死一个少将旅团长,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还可以给日军的士气造成打击。
周文现在的目的已经不是怎么多杀鬼子,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拖延时间。
虽然周文的意愿是要将国军的精锐部队保全下来,为后面的抗战留下兵种子,但也不会就将自己苦心建立的佣兵团给赔了进去。
只要国军大部主力安全过江,佣兵团在南京城一分钟也不会多守,必然是马上就撤退。
而火车站内的鬼子也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此时的金陵火车站还有几栋算得上坚固的建筑,抗住75毫米口径的火炮还暂时没问题,但如果这时吉住良辅走出掩体撤退,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意外,所以还是暂时不动为妙。
只是,盯上火车站的可不仅仅是火炮,而且还引起了佣兵团第一狙击手张晓平的注意。
在一分队的战术体系中,张晓平和万小水两个顶尖狙击手是游离于小队战术体系之外的自由人。
这个游离可不是说他俩就跟一分队的整体战术脱钩,而是那里需要他们的支援,这两个神枪手就会出现在哪里。
这不是吹的,就因为他们两个现在用的可不是步话机,而是和周文穿越带来的小型通话器,战场信息他们都了如指掌。
张晓平和万小水并不是共同行动,而是一左一右在攻击阵线的外围掩护,专盯着鬼子指挥官、机枪手下手。
只要是800米视线范围内的鬼子,基本都是一枪撂倒,都不带空枪的。
现在张晓平的位置距离火车站最近,所以他得知火车站是鬼子的一个指挥部后,马上抽身离开之前的狙击位,一边快速向火车站方向平行运动,一边寻找合适的狙击位置。
不多时,他就看到一处被炸塌了半边的三层小楼,虽然小楼现在只剩下一个边角在能杵在地上,但这里观察火车站的视线却是最好。
张晓平也不同搭什么梯子,就只是一个提气,双脚在几个断壁上连续借力上蹬,只是一个呼吸就上了摇摇欲坠的三楼。
张晓平观察了一下距离,这里距离火车站大约有900来米,其实并不是最佳狙击位。
但再近距离就找不到适合观察的高点了,而且火车站的主楼顶上肯定有鬼子的观察手,距离近了就有可能被发现。
张晓平也是艺高人胆大,同时也抱着碰运气的心里,就在三楼的一个缺口架起了心爱的***,用枪上的八倍瞄准镜,仔细观察火车站的情况。
如果现在论起当今世界上狙杀最多的纪录,张晓平说是第一,已经没人能称第二了,就是周文也不行。
不算以前中原大战和剿匪啥的那些内战,只说自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直到现在的南京保卫战,期间被张晓平直接狙杀的鬼子已经有七百多人。
请注意,这只是指用***远距离狙杀的鬼子,如果算上他用手枪和冲锋-枪干掉的鬼子,总数已经突破了千人。
不要说后面还有近7年的抗战,就是现在张晓平直接躺平,不再参加战斗了。他的这个纪录也会一支保持到后世,没有人能够打破。
炮击5分钟后,火车站已经是被炸得一片狼藉,主要的三栋楼房都不同程度遭到了损坏,其中靠北面的一排平房还有停着的几辆卡车都燃起了大火。
只是,此时整个火车站都浓烟弥漫,大大影响了张晓平的视线。
看到这种状况,张晓平心中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在这些建筑和浓烟的遮蔽下,鬼子指挥官即使要撤离,他这边也很难观察到。
就在此时,他发现一辆日军维克斯装甲车从车站的北面开了过来。
这时的鬼子的装甲车开来干什么?
张晓平再看看远处还在熊熊燃烧的几辆鬼子卡车,由于视线被阻,他看不到建筑物后面的情况,但他知道,被炸毁的鬼子汽车绝对不只这几辆。
那么,会不会是鬼子指挥官觉得乘坐汽车已经不够安全,专门调了一辆装甲车来代替呢?
想到这里,张晓平顿时精神一振,就用瞄准镜紧紧跟随这辆渐渐驶入火车站的装甲车。
也许是周文的佛门气运又一次显灵,分了一部分给这个小师弟。这辆装甲车居然就停在了车站主楼前。而这里恰恰是浓烟相对稀薄的区域,张晓平勉强能够看清楼前的状况。
很快,他就看到一群鬼子从主楼中窜了出来,中间簇拥着一个矮胖的身影。
张晓平当然无法辨认这个鬼子的军衔,只是从大体轮廓上观察,可以判断是一个鬼子军官。
但时机稍纵即逝,他现在可没时间仔细辨认,就将瞄准镜对准了装甲车的后部。
他可是知道,维克斯装甲车的车门在后方,如果说这辆车是鬼子指挥官的临时座驾的话,那么第一个上车的就必然是他。
张晓平经过测算,狙击点与装甲车的距离大约为950-980米之间,已经穿得上超远距离狙杀了。
他也不一定有把握就一定能击杀目标,还要有一部分运气才行。
果然,在一个鬼子将车门打开后,正是那个矮胖子鬼子急步向前,一只脚已经搭在车上,双手伸出,好像是车内有人准备拉他上车。
距离和风速什么的,张晓平之前就已经测算好,现在就只要测算好提前量,然后就扣动了扳机。
之前就说过,英国情报部专门特制的李恩菲尔德狙击步枪,子弹初速达到了850米每秒,是目前世界上初速最快的步枪。
如果使用专门的专用狙击子弹,其有效射程能达到1000米。
现在张晓平使用的正是总数已经只剩下十余颗,堪称弥足珍贵的专用子弹。
就听见“砰”一声清脆的枪响,一颗7.7毫米专用尖头弹,伴随着枪口的火焰呼啸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