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又有好东西了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从盆的样式判断,这应该是一个花盆。不清楚这玩意儿在此处搁置了多少年。
整个盆体被厚厚的泥土覆盖。
已然无法辨认其原有的面貌。
“我去,我的运气不至于这么好吧?”
杨利民走近几步,试着抠掉花盆上的泥土。
一抹透亮的天蓝色顿时显现出来。
就像秋雨过后晴朗的天空一般。
“大叔,您这个花盆能不能卖给我呀,我家正缺一个花盆呢。”
“这的确是个花盆,我父亲以前就拿它养花。”
“自从他去世以后,那些花也就没人照料枯萎了,这花盆就一直在院子里放着。”
“你喜欢的话,那就拿去好了,不用付钱。”
中年男子爽快地让杨利民带走这个花盆。
反正就是一个普通的花盆,也不值钱。
而且花盆底部有几个排水孔。
不适合用来装水。
所以一直被遗忘在院子里。
原本他就想着把这个东西扔掉。
只是始终记不起来处理。
今天,他从那个年轻小伙子那儿赚了六十块钱。
既然小伙子真心喜欢那个花盆。
也就不再提钱的事儿,让他直接带走便是。
“大爷,我还是会给您钱的,不能白白拿您的东西。”
“我愿意出两块钱把这个花盆买下来,您觉得可以吗?”
“可以啊,卖给你了,你拿走吧。”
“大爷,给您钱,那花盆我就带走了。”
于是杨利民拎着沾满泥巴的花盆离开了村子。
刚进村时,他记得村口应该有一条小河。
他走到村口,小心地将花盆上的泥土洗净。
“真好看!”
“果然是个稀罕物件,我猜得没错。”
看到那一抹天蓝色。
杨利民就觉得这个花盆不一般,便花了两块钱买下它。
整只花盆呈天蓝色调。
唯有腹部和内底晕染出淡淡的紫红色彩。
就像秋天细雨过后接近傍晚时的天空。
初露晚霞的色彩。
原来,这是一个明代钧窑所制的天青釉花盆。
花盆底部刻有两个印记,分别是“五”和“坤宁宫用”。
这两个印记都是在烧制之前刻上去的。
“五”表示该花盆的编号。
“坤宁宫用”则表明它是宫廷使用的花盆。
“我的运气真是好,果然是天选之人。”
“继续保持好运,希望还能遇到更多好宝贝。”
随后,杨利民将这只明代初期的钧窑天青釉花盆以及那件南宋哥窑贯耳瓶放进了他的随身种植空间里。
他继续背着麻袋。
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闲逛。
像哥窑贯耳瓶和钧窑天青釉花盆这样的古董级物品并不是那么容易遇见的。
之后,杨利民虽然没再碰到这类高档次的物件。
但也收购了一些清代末期和民国时期的东西。
各种各样的都有,加起来总共有十来件。
然而这些物件并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
回到四九城之后。
杨利民打算把这些东西都处理掉,回收一些资金。
“利民。”
“小五哥,看你满脸笑容的样子,是不是淘到好宝贝啦?”
在村里,杨利民偶遇了韩春明。
一看他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也肯定是捡漏成功了。
“还行吧,淘到了一件雍正年间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笔筒。”
“还有两件清代的老式家具,回头再来拉。”
一圈逛下来,韩春明也是收获满满。
一共淘到了二十多件古董。
其中最具收藏价值的就是一件雍正年间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笔筒,造型十分美观。
此外,他还找到了两件清代的老式家具。
一台衣柜和一台抽屉柜,都是酸枝木材质的。
由于家具体积过大,自行车无法载运。
所以韩春明支付了订金并约定回头再来拉货。
“小五哥,你运气挺好的啊。”
“那你呢,情况如何?”
也就那个雍正年间仿制的成化青花莲托梵文卧足杯还算看得过去。
其他的全都是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的普通杂物。
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藏意义。
等回到四九城,就应该把这些东西处理掉。
“哈哈…利民,别灰心啊。”
“之前你可捡漏了一件北宋汝窑的天青釉葵花洗。”
“哪能每次都让我输得这么惨呢。”
韩春明边说边拍拍杨利民的肩膀,宽慰他。
看来这次两人寻获的老物件中。
韩春明的运气的确比杨利民要好一些。
之前杨利民找到了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这让韩春明羡慕得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
好运气总有轮流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让杨利民独占鳌头。
也该轮到他有所收获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