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地震的预警

最新网址:www.71sw.com

        徐清荷见家人都不吭声,只能选择撕破脸。

    “如果你们不给我这笔钱,那就别怪我将家里的一些丑事抖出去。”

    越是和睦的家庭,越不想暴露不为人知的秘密。

    徐老爷子震惊地看着最疼爱的小女儿。

    “清荷,你这话过分了。”

    有多少人会让嫁出去的老姑娘,回娘家住?

    结果养出了一头白眼狼!

    徐清荷看着年迈的老父亲,嘴角上扬,扯出一抹嘲讽的笑。

    “爸,您是不是忘了,您的成就和名声,离不开沈伟忠的帮忙。这些年,他帮您赚的,不止两个五万了。”

    这话虽然不假,但没人愿意将吃进去的吐出来。

    徐老爷子讨价还价,“我虽然赚得不少,但打点也花了不少,最多给你三万块。”

    “五万块,一分都不能少,三天之内给我,不然鱼死网破。”

    说完,徐清荷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的大哥愤怒地喊道:“你若只拿三万,你就还是徐家人,徐家有你一席之地。如果你要五万,拿到钱之后,你就和徐家再也没有关系。”

    正要关房门的徐清荷,顿住手。

    “不要威胁我,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光脚不怕穿鞋的。”

    说完,她就关上了房门。

    徐家人怕徐清荷发疯,闹个两败俱伤。

    第二天就将五万块给了她。

    徐清荷拿着钱去了军部,成功和沈伟忠离婚。

    而军部将五万的巨款,立刻拿去捐给了救助基金会。

    不义之财做义举,最合适不过。

    ***

    时间一晃而过。

    眨眼就到了五月的月底。

    王胜利因背负好几条人命,被执行枪决。

    他的那些手下也都被判了刑。

    沈家三口依旧是军区大院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电台。

    沈思玥盯着办公桌上的台历,秀眉微蹙。

    她对大地震的相关事记得很清楚。

    上辈子的这时候,有人发现了水位异常,以及地磁场变化。

    这辈子怎么就一点动静都没有?

    下属交节目选题时,见沈思玥的表情不对,还以为她身体不舒服。

    “组长,你没事吧?要不要给你倒点热水?”

    沈思玥回神,摆了摆手。

    “没事,我在想下一期的大主题。”

    她当上组长后,每个月都会精心挑选一个大主题出来。

    除了时事节目,当月所有的播音节目都和大主题有关。

    有时是民生,有时是环境,有时是科技……

    选题新颖且集中,收听率还不错。

    下属听完沈思玥的话,诧异地问道:“组长,你不是早就选好要做自然灾害相关的题材了吗?你打算换一个选题?”

    最近,距离京城不远的东南方向,发生了严重的旱灾。

    各大电台都在报导这件事。

    但大多都专注旱灾本身,没有延伸到所有自然灾害。

    更没有往地震预警上面想。

    毕竟旱涝灾害,每年都会发生,只不过地区不同而已。

    沈思玥没打算换大主题。

    她刚才不过是为了搪塞下属,随口一说。

    她摇了摇头,“暂时没有换的打算,我只是在想有没有更好的主题。毕竟大家都报道同一件事的话,新鲜感会差很多。”

    下属没接话,因为她能力有限,帮不了忙。

    “那组长慢慢想,我先去忙了。”

    沈思玥点头,“去吧,选题还是往自然灾害上面靠。”

    “明白。”

    下属走后,沈思玥审了一下她的选题,挑出最合适的。

    忙完,她去找了李长斌。

    “台长,我想申请去唐城出差,实地考察一下旱情。”

    其实她是想去看一下唐城的地方志。

    十年前,唐城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伤亡人数不少。

    在此之前,肯定还发生过不少次地震。

    只要找出地方志上的所有地震,总结出每次地震前的异常预警,再和现在的各种异常对比,就能说服地震局多关注唐城。

    就算到时候政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依旧不公开地震消息,也会想尽办法组织百姓撤离,减少伤亡。

    李长斌觉得沈思玥没必要跑这一趟,立马就拒绝了。

    “台里的记者已经去唐城的乡下采过风拍过照片了,你想了解灾情,去新闻部看照片就行。”

    说完,他不甚在意地加了句。

    “旱灾年年都有,比唐城严重的,多得去了,没太多可持续报道的价值。”

    又不是什么特大灾情,报道一次就行了。

    沈思玥懒得解释,只问:“台长,我来电台上班差不多一年了,什么时候做过错误的决定?”

    这话让李长斌连连摇头,“这倒没有。”

    说完,他挑眉问道:“你的意思是,唐城的旱灾会越来越严重?”

    “我可没这么说,只是觉得下个月大主题是自然灾害,想亲眼去看看,和农民聊聊。”

    “如果你的工作完成了,想去就去吧,我给你安排车和随行记者。”

    “可以,吃完午饭就出发,明天下班前回来。”

    李长斌提醒道:“乡下没有招待所,你和记者得自己去找农民,谈借宿的问题。”

    借宿对沈思玥来说是小问题。

    给点钱就行了。

    “多谢台长提醒, 我知道了。”

    谈好之后,沈思玥给顾老爷子打了个电话。

    “顾爷爷,我有个新闻得去实地考察,在唐城,今晚就不回去了。”

    老爷子知道沈思玥很有分寸,没有多问。

    “行,你注意安全。”

    吃完午饭后。

    沈思玥就和罗记者出发去唐城了。

    罗记者会开车。

    将近两百公里的路程,开了将近四个小时。

    夏季的天黑得晚。

    两人到唐城市区的时候,刚过四点。

    太阳高悬,热得厉害。

    罗记者之前来唐城拍过农田遭受旱灾的照片。

    他将车停在马路边,问沈思玥。

    “沈组长,我们现在直接去唐城受灾最严重的那个村子吗?”

    沈思玥摇头,“不去村子,去市政府。”

    地方志一般放在政府的档案室里。

    “啊?你是想向市领导了解旱灾的相关情况?”

    “不是,借东西一看。”

    罗记者越听越迷糊。

    但他见沈思玥不想多说,也就没再多问。

    直接将车开到了市政府的门口。

    “罗记者,你在车里等我,我去去就来。”

    刚打开车门的罗记者听到这话后,又默默将车门关上了。

    “行,我将车停到前面的树下。”

    沈思玥点了点头,“我忙完就来找你。”

    说完,她就朝市政府走去。

    到了门口,做完登记,走进大厅。

    市政府谁都能进,但外部人员只能去信访办。

    接待员给沈思玥倒了杯白开水,问道:“小姑娘,你来信访办,有什么诉求?”

    沈思玥直接说明来意。

    “我想借唐城的地方志看看,尤其是和地震相关的资料。”

    “你是记者?有借阅的相关手续吗?”

    地方志是珍贵文献,不是谁想看就能看的。

    “我不是记者,也没有相关手续,但我借阅的理由。”

    沈思玥拿出自己的工作证,交给接待员。

    接待员看过工作证后,面露诧异。

    她没想到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小姑娘,竟然是京城电台的领导层职工。

    随后,她猛然反应过来,眼睛瞪得像铜铃。

    “是你!传奇少女沈思玥!”

    沈思玥不仅在京城家喻户晓,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尤其是政府单位的人,没人不知道她。

    沈思玥笑着道:“是我,我能借地方志看吗?”

    接待员拿不了主意。

    “我去问问领导,请稍等。”

    说完,她拿着沈思玥的工作证,快步离开。

    没一会,接待员就带着市长秘书来了。

    “沈小姐,接下来由沈秘书和你聊。”

    沈秘书是个女人,戴着黑框眼镜,严肃又干练。

    可她一开口,就让人觉得分外亲近。

    “沈小姐是我女儿的榜样,没想到我能看到你本人,真是三生有幸。”

    说完恭维的话,她直入主题。

    “沈小姐为什么想借阅地方志?”

    沈思玥实话实说。

    “我听说唐城发生了旱灾,地下水的水位也迅速下降。”

    沈秘书虽然没听明白沈思玥的话是什么意思,但她点了下头。

    “对,旱灾导致用水需求大,水位下降。”

    她好奇地问道:“这和沈小姐借阅地方志有什么关系?”

    “我怀疑唐城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沈秘书是经历过十年前那场地震的人。

    她柔声说道:“沈小姐,旱灾和水位下降存在因果关系。对干燥的北方而言,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

    虽然今年的水位下降速度更快一些,但不能因此就说要发生地震。

    想到这,她又加了一句。

    “唐城虽然有地震史,但大地震一般都时隔百年以上。”

    言外之意,十年前才发生大地震,今年不可能再震。

    沈思玥没有反驳沈秘书的话。

    “我也只是猜测,希望是我多想了。但我又怕没猜错,所以才会来唐城市政府,想看看地方志,了解一下有关地震的记载。”

    说完,她笑了笑,“多留个心眼总是没错的。”

    沈秘书赞同地点头。

    “这话倒是没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反正多费点心也没什么坏处。”

    这话一出,沈思玥就知道沈秘书将她的话听进去了。

    不管有没有地震,她都会关注各种唐城的各种异常情况。

    “那我能看借阅地方志了吗?”

    “可以,不过你只能在阅览室看。”

    “没问题,但我一个人肯定看不了那么多,能不能让我随行的同事一起看。”

    “能,做好登记就行。”

    沈思玥将罗记者带进市政府,让他交了工作证。

    两人去阅览室看地方志。

    管理员对阅览室的每本书都很熟悉。

    听到沈思玥想借阅和地震有关的地方志,立刻拿了好几本书出来。

    随后,她又找了一摞报纸出来。

    “这些就是和地震有关的所有资料了。”

    报纸是十年前的。

    全是有关大地震的报道。

    十年前的那场地震死了好几万人,可谓伤亡惨重。

    市长担心将来还会发生同样的地震,就让人将古往今来所有的地震文献都整理出来了。

    所以,沈思玥才能这么快就拿到所有文献资料。

    她和罗记者说了一下需要查找的数据资料后,开始埋头看。

    虽然两人看得很快,但需要做笔记,速度就慢了下来。

    政府的下班是六点整。

    两人才看了一半的文献资料,只能明天再来。

    沈秘书想着他们远道而来,打算通融一下。

    “如果你们愿意继续看完的话,我可以留下来加个班。”

    沈思玥明天还有别的事要做,十分乐意晚上看完。

    “多谢沈秘书,晚饭我请。”

    “来者是客,哪能让沈小姐请,我请。”

    沈思玥刚要拒绝,沈秘书就加了一句,“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沈小姐能答应。”

    “什么请求?”

    沈秘书拿出一本崭新的红色“革命大团结”笔记本,递给沈思玥。

    “这个笔记本是我打算送给女儿的,希望沈小姐给她写一句激励的话。”

    这对沈思玥来说是再小不过的事。

    她立刻答应,“没问题,你们别嫌穷字丑就行。”

    沈秘书的视线从沈思玥摊开的笔记本上扫过。

    娟秀又不失锋利。

    好字!

    听出沈思玥是在打趣,她笑着道:“沈小姐就别拐着弯的骂我了。”

    她的字并不丑,但和沈思玥没法比。

    “不敢。”

    沈思玥接过笔记本,开始写字。

    她用了古诗里的两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希望沈秘书的女儿能平安顺遂,前途无量。”

    沈秘书十分开心,“谢谢沈小姐。”

    她收好笔记本,请沈思玥和罗记者去吃饭。

    政府对面就是国营饭店。

    这会是饭点,来吃饭的人还挺多的。

    若是点炒菜的话,就得等上一段时间。

    沈思玥不想浪费时间,要了一碗能快速出锅的杂酱臊子面。

    罗记者要了一碗三鲜汤面。

    沈秘书见两人点的都是便宜的素面,又要了半斤卤好的牛肉。

    然后给自己要了一碗打卤面。

    沈思玥觉得沈秘书破费了。

    吃完晚饭,她以去车上取东西为由,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三个最贵的冰糕。

    沈秘书知道沈思玥想还礼,就没和她客气。

    三人吃完冰糕,回到阅览室。

    沈秘书翻看感兴趣的书籍。

    沈思玥和罗记者继续看之前没看完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