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离别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顾霄回到房间,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冰凉的茶水滑过喉咙,才勉强压下身上翻涌的燥热。每次送她回房,他都要凭着极大的忍耐力才转身离开,指尖似还残留着她发间的清香,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她笑起来时柔和的眉眼,他想抱她入怀,想与她更亲密。
可他还不能……
村子里敲锣打鼓为他庆祝县案首的荣光,热闹的声响仿佛还在耳边,可他知道,这名号在真正的权势面前,轻得像鸿毛。
那些人若想让他沉沦、让他消失,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权势这东西,他从前根本瞧不上,如今才懂,它是把双刃剑。
就像刚才的故事,谁来评判真假?
是如来佛祖
只因他法力高超、地位无人能撼,他说六耳猕猴是假的,那便是假的。
可他真的是假的吗?
这个故事有没有可能有另一个版本,那便是上路的是六耳猕猴,而真正的孙悟空却被收押了呢?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来评判真假,谁来界定真假?
若有朝一日,权势在恶人手中,黑白岂不是要颠倒?
他要掌权!
要重归正统,扭转黑白,要把那些颠倒的事拨乱反正。
再等等,芊芊……
等我变得足够强大,定能护你周全,给你安稳。
他望着窗外洒下的清辉月光,握紧了拳,转身出了门,去找乔老修习武功,夜色里的身影透着坚韧…
越临近离开福林县的日子,聂芊芊心中的不舍便越浓。
这里是她来到异世后第一个落脚地,是她在这陌生天地里的“家”,她舍不得这片背山靠水的土地,更舍不得刘燕这些朝夕相处的亲人。
这天清晨,天还蒙蒙亮,聂芊芊便起了床,绕着福林县外围慢慢走。
县城背靠青山,晨间的空气裹着草木的清新,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深吸一口,仿佛五脏六腑都被涤荡得清爽通透。
雾霭笼罩下的城池,随着天光渐亮慢慢苏醒,青石板路、低矮屋檐渐渐显露出轮廓,整个县城安静得只剩清脆悦耳的鸟鸣,衬得晨光愈发温柔。
这几日,她没再去济世堂坐诊,只在有紧急疑难病症时才过去,其余时间大多待在栖月楼。
有时帮刘燕打理后厨,看她将新鲜食材做成可口的饭菜;有时替刘熊照看前厅,笑着接待熟客、记好账目,就这么腻在亲人身边,珍惜着分别前的每一刻时光。
顾霄也暂时停了学业,日日陪着团团读书认字玩耍,闲时还帮着打理楼里的杂事,两人都没说破心中的不舍,却能从彼此的眼神里读懂那份藏不住的留恋。
分别的日子终是来了。
此次同行的有济世堂的张馆长、药童天冬,蒋波涛一家三口与几位随从,算上聂芊芊和顾霄,一共备了六辆马车,四辆载人,其余的装着行李,整齐停在栖月楼后院的街角,马车旁的红色绸带在风里轻轻晃着。
刘燕早早收拾好聂芊芊的行李,叠得整整齐齐的换洗衣裳、常用的草药包、装着蜜饯的小盒子,一一搬上马车。
她这些天一直强作笑脸,不想让聂芊芊因自己的不舍而烦心,可看着后院一排整装待发的马车,眼泪还是忍不住一颗颗掉下来,砸在掌心的布料上。
她摸了摸手腕上那枚晶莹的翠玉,这是此前唐大人辞别时送的礼物,当时他也没多说什么,只像寻常长般叮嘱她“按时吃饭、注意保暖”。
如今还是在这里,她要送芊芊离开。
自从在雪地里捡到襁褓中的芊芊,二十年来两人从未分开过一天,从前在清河村日子困顿,没机会看外面的世界,母女俩始终相依为命。
她曾总觉得芊芊是需要照顾的小鸟,可不知不觉间,这只小鸟早已长成能展翅高飞的雄鹰,该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了。
她擦了擦眼泪,心里默念:该为孩子高兴,不能拖累她的脚步。
行李盘点妥当,众人终于要上路。
马奶奶、大马、小马都来送行,嘴里不说离别愁苦,只一遍遍叮嘱聂芊芊“路上小心”“按时吃饭”“天冷添衣”,马奶奶还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会儿家常。
蒋夫人孙氏看着这一幕,悄悄在轿子里抹眼泪,蒋文轩见了奇怪:“娘,您怎么哭了?”
“看他们一家感情这么好,难分难舍的,娘是感动。”
蒋文轩却不解:“哪里不舍了,这不挺乐呵的。”
孙氏破涕为笑,点了点儿子的脑袋,“有些不舍不用嘴上说,看眼神动作就知道。”
蒋文轩满不在乎地摆手:“咳,不就两三个月嘛!芊芊嫂子都说了,等在省城站稳脚跟,就来接燕姨和熊叔。”
“你不懂,”孙氏叹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哪怕只是两个月,也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
蒋文轩歪着头追问:“那我之前去省城赶考,娘怎么没这么担心?还因为搭配衣服差点耽误我上路!”
孙氏尴尬地轻咳两声:“那不是为了给你添好运气嘛!洗澡焚香、穿得体面些,才能考个好功名,你这臭小子懂什么!”
这边张馆长将一切看在眼里,聂芊芊性格是多面的,当做千大夫时独当一面,性子坚韧果敢,可相处久了便知,这孩子内心其实柔软得很,尤其在面对亲人时…
马车终是悠悠启程,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
聂芊芊掀开侧边的帘子向后望,刘燕、刘熊、马奶奶他们还站在栖月楼后院,挥着手不肯离开,直到马车拐弯,再也看不见那熟悉的身影,她才缓缓放下帘子。
车子驶过十字街,路过西市他们最初开的小店,最终慢慢驶出城门,福林县的轮廓在身后越来越小,渐渐与远处的地平线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