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历史小说 隐隐谋略:官场风云 第127章 贪官诡谋:智斗奸佞

第127章 贪官诡谋:智斗奸佞

最新网址:www.71sw.com

  “杨县令的私人印章……”顾青岩反复摩挲着账本上那模糊的印记,眉头紧锁。这枚印章并非官印,而是杨县令私下使用的,出现在赈灾账目上,本身就透着蹊跷。他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却发现所有盖有这枚印章的账目都指向城中最大的米行——福满仓。而福满仓的老板,正是杨县令的远房亲戚。

线索到这里似乎断了。顾青岩将账本重重合上,心中烦躁不已。他知道杨县令贪污赈灾款,却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福满仓的老板一口咬定所有交易都是正常买卖,官府的采购记录也做得天衣无缝。窗外夜色深沉,更显得县衙内寂静无声。顾青岩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灾民聚集的棚户区,心中愈发沉重。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正眼巴巴地盼望着朝廷的救济粮。可如今,这些救命粮却落入了贪官污吏的口袋,他们又该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青岩,还在为赈灾的事情烦心?”凤婉兮的声音温柔地响起,她端着一杯热茶走到顾青岩身边,轻轻地将茶杯递到他手中。“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顾青岩接过茶杯,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入胃中,却丝毫没有缓解他心中的焦虑。“婉兮,我知道你一直在帮我,可是我……”他欲言又止,不想将心中的烦闷带给她。

凤婉兮看出他的心思,柔声说道:“我知道你担心灾民,也担心找不到证据扳倒杨县令。但是,我们不能急于一时,要慢慢寻找突破口。”她走到桌边,拿起那本账册,仔细翻阅起来。“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顾青岩看着她认真思考的模样,心中升起一丝希望。他知道,凤婉兮心思缜密,总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或许她能找到自己忽略的线索。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待在房间里,一个沉思,一个陪伴。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屋内的烛火渐渐燃尽,窗外的天色也逐渐泛白。

突然,凤婉兮开口道:“青岩,你有没有想过,或许问题不在米行,而在县衙内部?”她指着账本上一些不起眼的记录说道:“你看这些负责搬运和分发物资的小吏的签名,虽然每次都不同,但字迹却似乎有些相似……”

顾青岩心中一动,立刻拿起账本仔细查看。凤婉兮说得没错,这些签名的确有些古怪。虽然名字不同,但字迹却隐隐透露出一种相同的笔锋,仿佛出自同一人之手。难道……这些签名都是伪造的?

“青岩,你想想,如果有人能够伪造这些签名,那么他一定对县衙内部的情况非常了解……”凤婉兮的话还没说完,顾青岩突然想到了一个人——王师爷!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婉兮,你说得对!一定是王师爷!他负责管理县衙的日常事务,对这些小吏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他的字迹……”

他快步走到书架前,翻出一份王师爷之前写的公文,将上面的字迹与账本上的签名仔细比对。“果然是他!”顾青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同时也带着一丝寒意。“看来,我们需要好好会一会这位王师爷了……”他拿起外袍,大步向门外走去……“婉兮,我先去一趟县衙……”

顾青岩快步来到县衙,径直走向负责记录物资出入的小吏张三的办公桌。“张三,最近的赈灾物资记录做得不错,辛苦你了。”顾青岩语气温和,脸上带着赞赏的笑容。

张三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回道:“顾大人谬赞了,这都是卑职分内之事。”

顾青岩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对了,王师爷最近身体可好?我许久未见他了。”

张三的神色微微一变,眼神闪烁道:“王师爷…一切都好。”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就是最近赈灾事务繁忙,王师爷也跟着操劳,略显疲惫。”

顾青岩捕捉到张三的异样,心中更加确定王师爷与此事脱不了干系。他从袖中掏出一小锭银子,不动声色地塞到张三手中。“辛苦你了,这些日子你也累了,拿去买些酒喝。”

张三看着手中的银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收下了。“顾大人,其实…小的有件事想跟您说,但又怕……”

顾青岩鼓励道:“但说无妨,我保证不会牵连你。”

张三这才吞吞吐吐地说道:“小的…小的前些日子看到王师爷偷偷地将一些账册藏了起来,具体是什么账册小的也不清楚,但…但感觉事有蹊跷。”

顾青岩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哦?藏在哪里了?”

张三压低声音说道:“就在王师爷书房的暗格里。”

“我知道了,多谢你告知。”顾青岩拍了拍张三的肩膀,转身离去。

顾青岩立刻前往王师爷的书房,他装作找王师爷商量公事的样子,趁其不备,迅速找到了张三所说的暗格。暗格里果然藏着几本账册,顾青岩快速翻阅,发现这些账册记录的正是杨县令私下交易的详细内容,每一笔都盖有杨县令的私人印章,与福满仓的账目完美对应。

顾青岩将账册藏在袖中,不动声色地离开了书房。他刚走出县衙大门,就看到杨县令阴沉着脸站在门口。

“顾大人,听说你一直在打听王师爷的事情?”杨县令语气冰冷,眼中带着警告的意味。

顾青岩故作惊讶道:“杨大人何出此言?下官只是关心王师爷的身体状况。”

杨县令冷笑一声,“顾大人,有些事情不该管的,最好不要管。否则,对你没有好处。”

顾青岩毫不畏惧地与杨县令对视,“杨大人,下官身为朝廷命官,职责所在,自然要查清一切真相。”

两人之间气氛剑拔弩张,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杨县令盯着顾青岩,一字一句地说道:“顾大人,你最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顾青岩毫不退让,“下官明白。”他说完,转身离去,留下杨县令独自站在县衙门口,脸色铁青。

顾青岩回到家中,将账册交给凤婉兮,两人仔细研究着这些证据,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看来,我们需要赵将军的帮助了……”顾青岩看着凤婉兮,眼神坚定。

凤婉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明日一早,我们便去军营……”

顾青岩和凤婉兮第二日一早便策马前往城外军营。赵将军为人正直,听闻杨县令贪污赈灾款项,义愤填膺,当即表示愿意协助顾青岩。他调拨了一队精兵,跟随顾青岩返回县城。

回到县城后,顾青岩并没有直接前往县衙,而是先去了米行。根据账册记载,杨县令与米行老板勾结,以高价收购陈米劣米,再以次充好,冒充赈灾粮发放给灾民。顾青岩打算从米行入手,进一步搜集证据。

米行老板见到顾青岩带着士兵前来,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他支支吾吾地解释,却无法自圆其说。士兵们在米仓中搜出了大量霉变的米粮,人赃并获,米行老板再也无法抵赖。

顾青岩将米行老板押解至县衙,杨县令见状,心中大惊。他强作镇定,厉声质问顾青岩:“顾大人,你这是何意?为何无故抓捕良民?”

顾青岩冷笑一声,“杨大人,这位可不是什么良民,而是与你勾结,贪污赈灾款项的同伙!”他将从米行搜出的霉变米粮和账册摆在杨县令面前,“这些证据,足以证明你罪行昭彰!”

杨县令脸色铁青,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知道大势已去,却仍想垂死挣扎。“这些都是伪造的!你这是诬陷!”

顾青岩不理会杨县令的狡辩,转头对赵将军说道:“赵将军,请将杨县令以及相关人等一并控制起来,等候朝廷发落!”

赵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将杨县令等人团团围住。杨县令见无力回天,颓然地瘫坐在地上。

王师爷见势不妙,想要偷偷溜走,却被眼尖的士兵拦住。顾青岩想起张三提供的线索,立刻命人搜查王师爷的住所。

王师爷的住所布置得十分简朴,但士兵们还是在密室里找到了几箱金银珠宝和一些地契房契。这些都是杨县令贪污所得的赃款赃物。此外,士兵们还找到了部分被王师爷藏匿的账册,这些账册记录了杨县令贪污的更多细节。

顾青岩将搜出的证据整理好,交由赵将军保管。他回到家中,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凤婉兮。

凤婉兮看到顾青岩取得进展,眼中满是欣慰。她起身走到顾青岩身边,轻轻地为他擦去额头的汗水。“辛苦你了。”

顾青岩握住凤婉兮的手,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又充满了坚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远处传来几声更鼓声……“我记得刚入仕途时……”

“我记得刚入仕途时……”顾青岩的声音低沉,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思绪飘回从前。彼时,他初入官场,也曾满腔热血,想要一展抱负,造福百姓。他天真地以为,只要勤勉尽责,便能得到赏识,步步高升。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官场的尔虞我诈,同僚的明争暗斗,让他逐渐明白,在这个世界,仅凭一腔热血远远不够。

他曾亲眼目睹一位正直的同僚,因为揭发贪官污吏,而被诬陷罢官,最终郁郁而终。也曾见过阿谀奉承之辈,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这些经历,让他心灰意冷,也让他开始反思,该如何在这个污浊的官场中生存,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开始收敛锋芒,学会了察言观色,不再锋芒毕露。他将现代知识巧妙地运用到政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政绩,逐渐赢得了上官的信任。但他从未忘记初心,始终保持着对贪官污吏的警惕和厌恶。

“青岩,你在想什么?”凤婉兮温柔的声音打断了顾青岩的回忆。

他回过神,看着眼前这位温柔贤淑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凤婉兮不仅是他生活中的伴侣,更是他事业上的支柱。她总能在他迷茫的时候,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他出谋划策。

“我在想,杨县令的罪行,绝不能就此罢休。”顾青岩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贪污的赈灾款项,不知有多少灾民因此丧命。我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凤婉兮握住顾青岩的手,坚定地说道:“我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支持你。”

顾青岩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但杨县令老奸巨猾,肯定还隐藏了更多关键证据。我担心……”

他顿了顿,眉头紧锁。他仔细回想与杨县令的几次交锋,以及王师爷住所搜出的物品,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被自己忽略了。

凤婉兮见他如此,柔声说道:“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证据。”

顾青岩点点头,起身走到桌案前,将搜查到的账册、地契等物一一摊开。他仔细地翻阅着,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夜已深,烛火摇曳,顾青岩的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张地契上,手指轻轻地摩挲着地契上的一个不起眼的标记……“这个标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