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墨印之艰:新教材印刷的曙光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顾青岩提着一摞新教材样本,踏着月色来到城东的印刷作坊。作坊的主人孙老板是个老实巴交的手艺人,世代以印刷为生,在当地小有名气。顾青岩之前曾与他有过几面之缘,这次特意前来,是想将新教材的印刷工作委托给他。叩叩叩——
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孙老板揉着惺忪的睡眼开了门,见是顾青岩,连忙将他迎进屋内。“顾先生,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顾青岩将手中的教材样本递给孙老板,“孙老板,我想请你帮忙印刷一批教材。”
孙老板接过样本,借着昏黄的油灯仔细翻看起来。教材内容新颖,版式也与以往的书籍大不相同,图文并茂,排版紧凑。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脸上的神色也越来越凝重。
“顾先生,”孙老板放下样本,面露难色,“这……这教材的印刷难度太大了,恐怕小店的技艺难以胜任啊。”
顾青岩早料到孙老板会有此顾虑,便耐心解释道:“孙老板,这教材的印刷确实与传统的书籍不同,但它的意义非凡。它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相信,以你的技艺,一定能够克服这个难关。”
孙老板叹了口气,“顾先生,您有所不知啊。这新教材的图画精细,文字密集,小店的雕版印刷技术根本无法达到如此精细的程度。而且这纸张也与以往不同,需要更加细腻的纸张才能保证印刷质量。这些,小店都无法满足啊。”
顾青岩明白孙老板的担忧,他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展开在孙老板面前。“孙老板,你看,这是我设计的新的印刷工具,它可以提高印刷效率和精度。我已经找好了工匠,可以帮你打造这套工具。”
孙老板看着图纸上的精巧设计,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图纸上的工具是他从未见过的,结构复杂,但却精妙无比。他拿起图纸仔细研究起来,口中喃喃自语:“这……这真是巧夺天工啊!”
顾青岩继续说道:“孙老板,我知道这需要你投入不少成本,但我可以保证,这套新工具不仅可以用来印刷新教材,还可以用于其他书籍的印刷,对你来说,这是一项长远的投资。”
孙老板沉吟片刻,心中仍在权衡利弊。新教材的印刷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如果能够成功印刷新教材,他的印刷作坊将会名声大噪,生意也会更加兴隆。
“顾先生,”孙老板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我愿意试试!”
顾青岩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孙老板,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夜色更深了,作坊里却灯火通明。孙老板拿着图纸,反复琢磨着,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挑战。顾青岩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他知道,新教材的印刷之路才刚刚开始……“明天一早,我们就开始……”孙老板说道。
孙老板的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打破了作坊里静谧的氛围。孙老板心中一惊,连忙放下手中的图纸,走到门口警惕地问道:“谁啊?”
门外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开门!官府查案!”
孙老板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官差,领头的正是周贵族的管家。孙老板认得此人,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你们……你们有什么事吗?”孙老板强作镇定地问道。
管家冷笑一声,一把推开孙老板,带着官差闯进作坊。“有人举报你私印禁书,我们要搜查!”
官差们在作坊里翻箱倒柜,将纸张、墨块、雕版等物品扔得满地都是。孙老板看着自己辛苦经营的作坊被弄得一片狼藉,心痛不已,却又不敢阻拦。
顾青岩见状,上前一步,沉声问道:“这位官爷,请问我们私印了什么禁书?”
管家斜睨了顾青岩一眼,阴阳怪气地说道:“哼,你们印了什么书,自己心里清楚!来人,把这些东西都给我带走!”
官差们将印刷工具和新教材的样本全部查封,准备带走。孙老板急得满头大汗,他知道,如果这些东西被带走,新教材的印刷计划就彻底泡汤了。
就在这时,顾青岩突然开口说道:“慢着!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合法印刷的,你们无权查封!”
管家冷笑道:“合法?你说合法就合法?我们接到举报,说你们私印禁书,证据确凿!”
顾青岩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份批文,展开在管家面前。“这是官府批准的印刷许可证,请过目。”
管家接过批文,仔细查看了一番,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这份批文是真的,而且盖着官府的大印,他根本无法反驳。
“哼!就算有批文,也不能保证你们没有私印禁书!”管家仍不死心,继续狡辩。
顾青岩早有准备,他指着作坊里散落的新教材样本说道:“这些就是我们要印刷的教材,内容都是经过官府审核的,没有任何违规之处。如果你们硬要查封,我可以去县衙告你们诬陷!”
管家见顾青岩态度强硬,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只好作罢。“哼!今天算你们走运!我们走!”
管家带着官差灰溜溜地离开了作坊。孙老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长舒了一口气,心中后怕不已。
“顾先生,多谢你出手相助!”孙老板感激地说道。
顾青岩微微一笑,“孙老板,不必客气。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尽快将新教材印刷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顾青岩和孙老板一起,夜以继日地改进印刷技术。顾青岩运用现代知识,设计了一种新的印刷模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精度。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印刷出部分新教材。看着崭新的教材,顾青岩和孙老板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孙老板,接下来就要靠你了。”顾青岩拍了拍孙老板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
孙老板郑重地点了点头,“顾先生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
夜深了,印刷作坊的灯火依旧通明,映照着顾青岩专注的面庞。他手中捧着一本新印制的教材,指尖轻轻摩挲着书页,仿佛在感受着知识的重量。油墨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淡淡的木屑味,交织成一种独特的印刷作坊的气息。
凤婉兮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温柔地注视着顾青岩。昏黄的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更衬托出她眉眼间的温婉与娴静。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默默地陪伴着,眼神中满是爱意与钦佩。顾青岩偶尔抬头,与她目光交汇,彼此之间无需言语,便能感受到那份默契与支持。
顾青岩轻轻翻开教材,目光落在扉页上,一行行工整的文字映入眼帘。这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他心血的结晶,承载着他对这个时代的期许和希望。他想起当初推广灾荒预防措施时的种种艰辛,百姓的质疑,官员的阻挠,都曾让他感到无力和沮丧。但他从未放弃,凭着现代知识和坚韧的毅力,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地将灾荒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一次,我也一定能做到。”顾青岩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道。他深知推广新教材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和挑战。但想到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想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便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青岩,辛苦你了。”凤婉兮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她的手柔软而温暖,仿佛一股暖流注入顾青岩的心田,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
“婉兮,有你真好。”顾青岩转过头,深情地望着她。他知道,如果没有凤婉兮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和帮助,他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凤婉兮不仅是他的爱人,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一起努力。”凤婉兮温柔地一笑,眼神坚定而从容。
顾青岩点点头,目光再次回到手中的教材上。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相信,只要他们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困难,实现他们的理想。
突然,作坊门口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个尖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顾青岩,你给我出来!”
顾青岩和凤婉兮对视一眼,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顾青岩放下手中的教材,走到门口,拉开了作坊的大门。门外站着一群衣着华丽的文人,一个个面色不善,眼神中充满了敌意。领头的一个文人指着顾青岩,厉声喝道:“你印的这些是什么东西?简直是浪费资源,一派胡言!”
顾青岩面色平静,语气温和:“各位先生深夜造访,不知有何指教?”领头的文人,自称章先生,一脸鄙夷地扫了眼作坊内堆积的新教材,“指教不敢当,只是看不惯你如此铺张浪费!这些所谓的‘新教材’,内容浅薄,毫无价值,印出来也是浪费纸墨,荼毒生灵!”
其他文人纷纷附和,指责新教材破坏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扰乱了社会秩序。有人甚至搬出圣贤之言,试图证明新教材的“离经叛道”。凤婉兮站在顾青岩身旁,秀眉微蹙,但依旧保持着优雅的姿态,静静地观察着事态发展。
顾青岩不急不躁,任由他们发泄了一通,才缓缓开口:“各位先生所言,顾某并非不知。然,新教材之立,非为标新立异,实乃为天下学子计。”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纸墨虽贵,然知识无价。各位可曾想过,旧式教育,束缚了多少学子的思想?又有多少人,因为无法接触到知识而被埋没?”
章先生冷笑一声,“满口胡言!我等研习圣贤之书多年,岂会不知教育之道?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妄议教育?”
顾青岩并未动怒,而是转向凤婉兮,轻声说道:“婉兮,去请钱夫子过来。”凤婉兮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钱夫子很快就到了,他带来了几名学生,这些学生手中都拿着新教材。顾青岩让学生们现场朗读教材中的内容,并讲解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在作坊里回荡,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文人群体原本不屑一顾,但听着孩子们流利地背诵和讲解,脸上渐渐露出了惊讶之色。他们发现,这些新教材虽然内容浅显易懂,却涵盖了天文、地理、算术等多个方面,而且讲解方式生动有趣,远比传统的枯燥说教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一个年轻的文人忍不住问道:“这些孩子,真的都学会了?”钱夫子笑着点点头,“正是。新教材通俗易懂,孩子们学习起来也更加轻松愉快,短短几日,便已掌握了不少知识。”
章先生等人面面相觑,一时语塞。顾青岩趁热打铁,说道:“各位先生,眼见为实,新教材的价值,相信各位也已心中有数。我并非要否定传统教育,而是希望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文人群体虽然仍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好再继续反驳。他们沉默了片刻,章先生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其他文人也跟着离开了。
作坊外,孙老板看着离去的文人群体,又看了看作坊内堆积如山的新教材,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新教材的推广必然会遇到阻力,但他相信,顾青岩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顾青岩目送文人群体离开,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他转身对钱夫子说道:“夫子,新教材的印刷就拜托你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