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举途初启:科举逐梦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顾青岩步入备考室,一股混杂着墨香、汗味和紧张感的空气扑面而来。房间里挤满了埋头苦读的考生,每个人都神情严肃,奋笔疾书。他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铺开纸笔,正准备研墨,却感到周围几道目光若有似无地落在自己身上。他抬头环顾四周,只见附近的考生有的故作镇定地翻阅书籍,却时不时用眼角余光瞥向他;有的则干脆停下了手中的笔,与同伴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什么。顾青岩心中疑惑更甚,他自问并未与这些人有过交集,为何会引来如此关注?
“这位兄台,听说你是靠着凤家小姐的关系才得以参加科举的?”一个尖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阴阳怪气的意味。顾青岩回头,看到一个身形瘦削、脸色苍白的考生正斜睨着他,眼中满是轻蔑。
顾青岩心中了然,看来这些流言蜚语已经传到了考场。他淡淡一笑,并不理会那人的挑衅,继续研磨,准备开始答题。
“哼,装模作样!”那考生见顾青岩不予理会,更加恼怒,“凤家权势滔天,自然可以让你这种不学无术之徒混进科举,真是可笑!”
周围的考生也开始窃窃私语,言语中充满了对顾青岩的质疑和不屑。“就是,听说他以前是个游侠,舞刀弄枪还行,吟诗作赋怕是连入门都算不上。”“我看他八成是来走个过场,混个出身罢了。”
顾青岩听着这些议论,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无奈。他本无意与这些人争辩,只想安心备考,却没想到会招来如此无端的揣测和攻击。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烦躁,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了第一个字。
他知道,流言止于智者,与其浪费时间与这些人纠缠,不如用实力证明自己。科举考试,是他展现才华的机会,也是他迈向目标的第一步。他不会被这些流言蜚语所干扰,更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
这时,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在备考室响起:“肃静!科举重地,不得喧哗!”原来是王监考官走了进来,他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遍考场,最终落在了顾青岩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诸位考生,科举考试,公平公正,任何人不得作弊舞弊,违者严惩不贷!”
王监考官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备考室。考场内恢复了安静,但气氛却更加紧张。顾青岩放下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突然,备考室的门被推开,一个身着儒衫的男子走了进来,他面容清俊,气质儒雅,正是文社社长。他环视了一圈考场,目光最终落在了顾青岩身上,“顾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顾青岩随着文社社长来到文社,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弥漫着浓郁的墨香。房间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文人雅士,他们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诗词歌赋。见到顾青岩进来,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带着审视和好奇。
文社社长向众人介绍了顾青岩,并说明了来意。随后,话题转向了当今的社会现象以及相关的治国策略。起初,众人对顾青岩这个“空降”的考生并不看好,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他们渐渐被顾青岩的观点所吸引。
顾青岩凭借着现代的知识体系,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鞭辟入里,提出的见解新颖独到,令在场的文人雅士们耳目一新。他旁征博引,从历史事件到现实问题,侃侃而谈,逻辑清晰,论证有力。他甚至引用了一些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经济学理论,巧妙地融入到古代的语境中,听得众人频频点头,赞叹不已。
“顾公子之才,实乃我辈之楷模!”一位老者抚须赞叹道。
“顾公子见解独到,令人叹服!”另一位年轻的文人附和道。
就连一向清高自傲的文社社长,也不禁对顾青岩刮目相看,他走到顾青岩面前,拱手说道:“顾公子学识渊博,在下佩服!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顾青岩谦逊地回应,内心却涌起一丝欣慰。他知道,自己终于得到了这些文人雅士的认可。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顾青岩的才华表示欣赏。李考生躲在角落里,看着顾青岩被众人簇拥,心中嫉妒不已。他原本以为顾青岩只是一个靠关系混进科举的草包,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博学多才。
回到备考室,顾青岩沉浸在书海中,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典籍。这时,李考生故意在他身旁大声咳嗽,翻书的声音也刻意加大,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明显是在干扰他学习。
顾青岩起初并未理会,但李考生的行为愈发过分,他终于忍无可忍,放下手中的书,冷冷地看向李考生:“这位兄台,你这是何意?”
李考生阴阳怪气地说道:“我翻我的书,关你什么事?难道这备考室是你家开的?”
顾青岩毫不客气地反击:“备考室是供大家学习的地方,你如此喧哗,扰乱他人学习,成何体统?”
“我乐意,你管得着吗?”李考生挑衅地看着顾青岩,“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个靠着凤家小姐的关系混进来的……”
顾青岩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李考生的衣领,“你再说一遍!”
李考生被顾青岩的气势震慑住,但仍嘴硬道:“怎么?我说错了吗?你……”
突然,备考室的门被推开……
突然,备考室的门被推开,王监考官走了进来。他看到顾青岩揪着李考生的衣领,眉头紧皱:“怎么回事?”
李考生立刻装作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哭诉道:“王大人,顾青岩他打我!他嫉妒我学习好,就动手打人!”
顾青岩冷哼一声,正要开口解释,王监考官却摆了摆手:“行了,我都看到了。顾青岩,你身为考生,竟然在备考室里动手打人,成何体统!念在你初犯,这次就口头警告,下次再犯,严惩不贷!”
顾青岩心中憋屈,他知道李考生是在故意陷害他,但王监考官明显偏袒李考生,他再解释也无济于事。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松开了李考生的衣领。
李考生得意地整了整衣襟,挑衅地看了顾青岩一眼,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顾青岩回到座位上,心情烦闷。他没想到,在古代科举考试竟然也会遇到这种小人。他努力平复心情,试图重新集中注意力,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书。
傍晚时分,凤婉兮来到书院探望顾青岩。她一眼就看出顾青岩情绪低落,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顾青岩将白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凤婉兮。
凤婉兮听后,轻轻叹了口气,温柔地为他整理着凌乱的书桌,眼神中满是爱意。“别理会那些小人,做好你自己就好。”她柔声安慰道。
顾青岩心中一暖,凤婉兮的温柔和理解让他重新燃起了斗志。
凤婉兮从随身的包袱里取出一摞书籍,递给顾青岩:“这些是我收集的一些珍贵的学习资料,或许对你有帮助。”
顾青岩接过书籍,翻阅了一下,发现这些书籍都是一些科举考试的经典著作,其中还有不少名家的批注和心得体会。这些资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谢谢你,婉兮。”顾青岩感激地说道。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凤婉兮鼓励道,“不要被那些小人影响,专心备考,你一定能金榜题名!”
凤婉兮的鼓励给了顾青岩莫大的信心。他重新振作起来,拿起书,开始认真研读。
夜深了,书院里一片寂静。顾青岩还在挑灯夜读,他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他回想起自己在现代为考试努力奋斗的时光……手中紧紧握着毛笔,眼神坚定地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他轻声说道:“等着我……”
手中紧紧握着毛笔,眼神坚定地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他轻声说道:“等着我……”这句低喃并非是对凤婉兮的承诺,而是对曾经那个挑灯夜战,为高考奋斗的自己的回应。顾青岩的思绪飘回了现代,高三那年堆积如山的习题,模拟考后刺眼的红叉,以及父母期盼的眼神,种种压力曾让他喘不过气。但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如今,在这个陌生的古代,科举考试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高考?他深知,唯有金榜题名,才能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才能保护自己珍视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顾青岩更加勤奋地投入到科举备考中。他将凤婉兮赠送的书籍反复研读,并结合自己的现代知识,形成了独特的见解。在书院的学习交流中,他偶尔会流露出一些现代的思想和观点,例如他认为农业生产应该注重科学方法,而非仅仅依靠经验;他还提出,商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繁荣,而非视为末流。这些新颖的观点引起了一些考生的关注,也让部分考官感到震惊。
一日,顾青岩在书院的课堂上与文社社长展开了一场辩论。文社社长是当地有名的文人雅士,为人清高自傲,对顾青岩的“奇谈怪论”十分不屑。“顾兄,”文社社长摇着羽扇,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你所说的这些,可有圣贤书作为依据?”顾青岩不卑不亢地回答:“圣贤书固然重要,但也要与时俱进。我所说的这些,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实践观察和逻辑推理。”
这场辩论最终不了了之,但顾青岩的观点却在书院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思想开放的考生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而一些保守派的考官则对他产生了警惕。他们认为顾青岩的想法离经叛道,担心他会扰乱传统的社会秩序。
几日后,顾青岩在书院的走廊上听到几位考官在议论他。“这个顾青岩,思想太过激进,恐怕难以通过科举考试。”一位考官说道。“是啊,他的观点与圣贤教诲相悖,若是让他做了官,岂不是要颠覆纲常?”另一位考官附和道。这些话让顾青岩感到一丝压力,他知道自己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但他并不打算妥协。
夜幕降临,顾青岩独自一人在书房里温习功课。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预示着乡试即将到来。他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喃喃自语:“乡试……”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