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乡闱困厄:科举首关
换源:
最新网址:www.71sw.com
敲门声再次响起,顾青岩打开了房门,门外站着凤婉兮的侍女。“顾公子,我家小姐有急事找您。”侍女语气焦急。顾青岩心中一沉,预感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他匆匆跟着侍女来到了凤婉兮的住所。凤婉兮神色凝重,将一封信递给顾青岩。“你看。”信中内容让顾青岩心头一震,原来是关于乡试考题泄露的消息,而最大的嫌疑人正是与他有过节的李考生。
翌日,贡院外,人头攒动,考生们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这场决定命运的考试。顾青岩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考场。考场内气氛肃穆,监考官来回巡视,考生们埋头答题,只有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在空气中回荡。
顾青岩拿到试卷,仔细审题,胸有成竹地开始作答。然而,他注意到斜对面的李考生却下笔如有神,答题速度异常之快,仿佛早已知道题目一般。顾青岩心中疑惑更甚,联想到昨晚凤婉兮给他的信,他几乎可以肯定李考生参与了考题泄露事件。
顾青岩内心挣扎一番,最终决定向监考官举报。他趁着监考官王大人巡视到他附近时,低声说道:“王大人,我怀疑李考生作弊。”
王监考官眉头一皱,看向顾青岩,又看了看奋笔疾书的李考生。“顾青岩,科举考试事关重大,不可胡乱攀咬。”王监考官语气严厉,“李考生乃书院优秀学子,你如此污蔑他,是何居心?”
顾青岩心中委屈,却也明白王监考官的顾虑。“大人,学生并非信口雌黄,李考生的答题速度实在异常,还请大人明察。”
王监考官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考场上不得喧哗,专心答题便是。”说罢,转身离去,留下顾青岩一人在原地,心中焦急万分。
他明白,仅凭自己的片面之词很难让王监考官相信,更何况李考生在书院一向表现优异,深得考官们的赏识。顾青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告诉自己,与其纠结于李考生的作弊行为,不如专注于自己的答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考场内的气氛愈发紧张。顾青岩凝神静气,将现代知识与古代科举考试的要求相结合,笔下生花,洋洋洒洒地写满了试卷。他相信,即使面对不公,即使有人作弊,只要自己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这时,考场门口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在王监考官耳边低语了几句。王监考官脸色骤变,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李考生,然后,他快步走向李考生……
王监考官走到李考生面前,厉声说道:“李生,有人举报你作弊,可有此事?”李考生脸色煞白,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王监考官冷哼一声,命人搜查李考生的座位,果然搜出了一份夹带的小抄。李考生当场被取消考试资格,被带出了考场。
考场内一片哗然,考生们议论纷纷。顾青岩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正义终究得到了伸张。他重新集中精神,继续答题。
顾青岩答题速度并不快,但下笔如有神,每个字都力透纸背,充满力量。他的文章立意新颖,见解独到,旁征博引,又不失古代科举文章的规范。他将现代的思维方式与古代的表达方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
几位年轻的考官批阅到顾青岩的卷子时,不禁眼前一亮。他们暗自点头,认为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论证严密,文采斐然,实属难得的佳作。其中一位姓张的考官赞叹道:“此子才华横溢,将来必成大器。”
然而,一些老派的考官却对顾青岩的文章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顾青岩的观点太过新颖,不符合传统的科举考试规范。一位姓陈的老考官拿着顾青岩的卷子,摇头说道:“此子文章虽有文采,但立意偏颇,剑走偏锋,实不可取。”另一位老考官也附和道:“是啊,科举考试讲究的是中规中矩,循规蹈矩,此子如此标新立异,恐难登大雅之堂。”
这些老派考官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顾青岩的轻视和偏见。他们固守成规,不愿接受新的思想,只想用传统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他们决定压低顾青岩的分数,以维护他们心中所谓的“正统”。
张考官见状,心中不忿,想要为顾青岩辩解几句,却被陈考官打断:“张大人,你年轻,不懂科举的规矩。我等阅卷无数,岂会看走眼?此子文章虽好,但终究是旁门左道,难成大器。”
张考官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陈考官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他知道,在这些老派考官面前,自己的话语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考场外,凤婉兮焦急地等待着顾青岩。她知道顾青岩才华出众,但她也担心顾青岩的性格会得罪考官。她默默祈祷,希望顾青岩能够顺利通过乡试。
贡院内,批阅试卷的工作还在继续。一摞摞的试卷堆积如山,考官们埋头批阅,神色疲惫。这时,一位身着青衫的男子走进了阅卷室。他是当地文社的社长,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人雅士。他偶然看到顾青岩的答卷,被其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文笔所吸引。他仔细阅读了顾青岩的文章,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然后,他抬起头,看向那些正在议论顾青岩文章的老派考官,缓缓说道……
文社社长缓步走到阅卷桌前,拿起顾青岩的试卷,目光扫过卷面,嘴角露出一抹赞许的微笑。“诸位大人,”他声音清朗,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老朽方才偶然得见此卷,却觉得此文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实乃一篇难得的佳作。”
陈考官捋着胡须,有些不悦:“社长大人,这篇文章虽然辞藻华丽,但终究剑走偏锋,不符合我朝科举规范。”其他几位老派考官也纷纷点头附和,认为顾青岩的文章过于标新立异,难以接受。
文社社长将试卷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渐沉:“诸位大人,科举取士,旨在选拔治世之才。墨守成规,如何能选出真正有才干之人?此卷虽不落窠臼,却见解深刻,鞭辟入里,更显真知灼见。难道我朝科举,竟容不下一些新颖的思想吗?”
张考官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附和道:“社长大人所言极是!顾考生的文章,虽与传统略有不同,但其才华横溢,实属难得。我等身为考官,当以选拔人才为己任,不应固步自封,扼杀人才。”
老派考官们面面相觑,一时语塞。文社社长在当地颇有声望,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他们的心头。他们虽然固执守旧,却也不愿背负扼杀人才的骂名。
陈考官沉吟片刻,语气缓和了一些:“社长大人所言甚是,我等也并非不愿接受新思想,只是科举考试,关系重大,不得不谨慎啊。”
文社社长微微一笑:“谨慎固然重要,但也要兼顾人才。此卷文采斐然,立意深刻,若因其不落俗套而埋没,岂不可惜?老朽以为,此卷当取。”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阅卷室里回荡。几位老派考官面面相觑,最终,陈考官叹了口气,说道:“既然社长大人如此推崇,我等自当遵从。”
贡院外,凤婉兮焦急地来回踱步。秋风瑟瑟,吹动她额前的发丝,也吹乱了她心中的思绪。她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希望顾青岩能够顺利通过乡试。她知道顾青岩的才华,也深知他的性格。她担心顾青岩的锋芒毕露会得罪考官,更担心他因为不平之事仗义执言而惹祸上身。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她的心也越发焦躁不安。远处,一群飞鸟掠过天空,婉兮望着它们,心中默默祈祷:青岩,你一定要平安出来……
贡院内,随着文社社长的力排众议,顾青岩的试卷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评价。张考官小心翼翼地将试卷收好,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相信,顾青岩的才华终将得到世人的认可。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喃喃自语道:“科举取士,当取真才实学,不应拘泥于形式……”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希望这篇文章,能为这沉闷的科举考试,带来一丝新风……”
这时,一位负责誊抄试卷的书吏匆匆走了进来,对张考官说道:“大人,这篇文章……”
“大人,这篇文章……与李考生的试卷,颇为相似。”书吏的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一般,在阅卷室炸响。张考官脸色骤变,一把夺过书吏手中的试卷,仔细比对起来。先前对顾青岩文章大为赞赏的文社社长也走了过来,眉头紧锁。两份试卷摊开在桌上,部分段落,遣词造句,的确,惊人的相似。
贡院内逼仄的考棚中,顾青岩正奋笔疾书。秋风透过窗棂的缝隙吹进来,带来一丝凉意。他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思绪却飘到了贡院外,飘到了凤婉兮的身上。他想起她温柔的目光,想起她鼓励的话语,想起她为自己准备的一切。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驱散了秋风的寒意。他提笔蘸墨,笔尖在纸上飞舞,答题更加自信从容。他想起与婉兮初识的场景,那时的他初来乍到,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迷茫。是婉兮,给了他温暖和支持,让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找到了归属感。“你一定可以的。”婉兮温柔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杂念抛诸脑后,专注于眼前的试题。
考场另一侧,李考生鬼鬼祟祟地从袖中掏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字。他紧张地四处张望,确认无人注意后,迅速将纸条塞进试卷下方,继续装模作样地答题。顾青岩无意间瞥见了李考生的举动,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愤懑。他深知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也明白作弊行为的危害。他想起自己寒窗苦读的日日夜夜,想起那些为了科举而倾尽所有的学子,心中更加不平。“这样下去,考试的公平性何在?”他暗自思忖,眉头紧锁。
阅卷室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先前对顾青岩赞赏有加的几位考官,此刻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陈考官指着两份试卷,怒道:“这……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如此明目张胆的作弊,简直是目无王法!”文社社长脸色铁青,一言不发。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力排众议保下来的文章,竟然会与作弊扯上关系。张考官拿着两份试卷,反复比对,心中充满了疑惑。顾青岩的才华他是有目共睹的,他不相信顾青岩会做出这种事情。
“去,把顾青岩和李考生都带过来!”陈考官怒喝一声,打破了阅卷室的沉寂。书吏领命而去,阅卷室的气氛更加凝重。窗外,夕阳西下,天边燃烧着一片火红的晚霞。王监考官走到张考官身边,低声说道:“张大人,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谨慎处理啊……”张考官点了点头,目光深沉地望着窗外渐渐暗淡下来的天空,心中暗道:真相,究竟如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