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书屋 历史小说 隐隐谋略:官场风云 第87章 萌蘖革新:初露锋芒

第87章 萌蘖革新:初露锋芒

最新网址:www.71sw.com

  李文忠的声音在顾青岩耳边回荡,圣旨的内容却让他有些意外。皇上钦点他负责翰林院一部分书籍的修订工作。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暗藏玄机。翰林院藏书浩如烟海,其中不乏前朝遗留的典籍,修订工作不仅繁琐,更涉及到对历史的解读,稍有不慎便会落人口实。顾青岩明白,这是皇上对他的考验,也是他展现自身才华的机会。

接旨后,顾青岩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每日泡在翰林院,仔细研读每一本书籍,并结合自己的现代知识,对其中一些过时或不合理的记载进行修正。他发现,许多关于农业、水利、医学方面的知识都已落后,甚至存在错误,这极大地限制了国家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顾青岩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趁此机会,将这些过时的知识更新,并编纂成新的书籍,推广到全国各地?这个想法一旦冒出来,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改革,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但他决心要试一试。

他精心拟定了一份改革方案,其中包括重新修订农业、水利、医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建议在全国各地设立图书馆,方便百姓阅读学习。他相信,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也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然而,顾青岩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一些保守派官员得知他的计划后,立刻表示强烈反对。在他们看来,顾青岩的举动无疑是在挑战祖宗成法,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这日早朝,顾青岩将自己的改革方案呈递给皇上。不出所料,方案刚一提出,便遭到了以吏部尚书王大人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抨击。“皇上,顾青岩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竟妄图修改祖宗成法,此举实乃大逆不道!”王大人声色俱厉地说道,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压迫感。

其他几位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充满了反对的声音。顾青岩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这些指责,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慌乱。他知道,这场改革注定会充满荆棘,但他不会轻易放弃。

“顾青岩,你还有什么话说?”皇上威严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朝堂上的喧嚣。

顾青岩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臣……”

“臣并非妄图修改祖宗成法,而是希望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顾青岩不卑不亢,语气沉稳,“祖宗之法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一味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最终只会导致国家落后,百姓受苦。”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叠厚厚的纸张,“这是臣这段时间在翰林院查阅书籍,走访民间后整理的调研报告和数据。其中详细记录了现有典籍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百姓对改革的期盼。”

顾青岩将报告呈上,皇上示意身旁的太监递给他。皇上翻阅着,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报告中,顾青岩运用现代的统计方法,将农业产量、水利灌溉效率、疾病死亡率等数据进行了清晰的对比分析,并列举了其他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先进经验。这些数据翔实,论证充分,让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几位官员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吏部尚书王大人脸色铁青,他没想到顾青岩竟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他冷哼一声,说道:“这些数据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数字,岂能作为治国理政的依据?祖宗的规矩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王大人此言差矣,”一直沉默不语的户部侍郎站了出来,他是顾青岩的支持者,“数据不会说谎,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如果我们无视这些问题,继续固步自封,最终只会让国家走向衰败。”

朝堂之上,支持派和保守派官员分成两派,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支持派官员大多是年轻有为的新晋官员,他们渴望变革,希望国家能够富强起来。而保守派官员则大多是老成持重的元老,他们坚持祖宗成法,对任何改革都抱有抵触情绪。

“皇上,臣以为,顾大人的改革方案虽然大胆,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行。”一位支持派官员说道,“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行,如果效果良好,再逐步推广到全国。”

“荒谬!”王大人怒斥道,“如此轻率的改革,只会扰乱朝纲,动摇国本!”

“王大人,您总是说祖宗成法,却不知祖宗成法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完善的。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吗?”另一位支持派官员反驳道。

双方你来我往,争执不下,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皇上一直静静地听着,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顾青岩看着这剑拔弩张的场面,心中波澜不惊。他知道,这场改革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就在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凤婉兮递给身边的一位小太监一个眼神……小太监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

小太监离开大殿后,径直走向御书房,将一封信交给了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大太监接过信,匆匆扫了一眼,脸色微变,立刻走进御书房,将信呈给了皇上。皇上看完信,眉头舒展开来,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朝堂之上,争论仍在继续。王大人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地痛斥改革的危害,仿佛顾青岩的改革方案会立刻导致国家灭亡一般。支持派官员们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试图说服皇上采纳顾青岩的建议。

“好了!”皇上突然出声,打断了众人的争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皇上身上。皇上缓缓说道:“朕已知晓此事。顾爱卿的改革方案,朕已看过,颇有新意。”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王大人脸色煞白,难以置信地看着皇上,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支持派官员们则面露喜色,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眼神。

“朕决定,”皇上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准许顾爱卿在江南一带试行他的改革方案。为期一年,一年之后,再行定夺。”

顾青岩心中一喜,连忙跪下谢恩。他明白,这是皇上对他的信任,也是他改革之路上的第一步。

凤婉兮站在一旁,看着顾青岩,心中既欣慰又担忧。她知道,顾青岩的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必然会树敌无数。但她更知道,顾青岩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她默默地握紧了手中的丝帕,眼神坚定地望着顾青岩,用眼神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散朝之后,顾青岩走出大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抬头望向天空,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凤婉兮走到顾青岩身边,轻轻地拉住他的手,“青岩,你一定要小心。”

顾青岩握紧凤婉兮的手,给了她一个让人安心的微笑,“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两人并肩走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

“江南之地,富庶繁华,但也盘根错节,”凤婉兮担忧道,“那些地方豪绅,怕是不会轻易让你如愿。”

顾青岩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凤婉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知道,但这正是我选择江南的原因。如果能在最复杂的地方取得成功,才能证明改革的有效性,才能让更多的人信服。”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深邃的意味,“婉兮,你相信我吗?”

凤婉兮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顾青岩的手,她的眼神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顾青岩笑了笑,抬头看向远方,喃喃自语道:“效率,流程,监管…”“效率,流程,监管…”顾青岩低声重复着这几个词,思绪飘回了曾经的世界。高耸入云的写字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快速运转的社会齿轮,一切井然有序。清晰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高效的执行力,共同构筑了现代社会的繁荣景象。

他想起曾经在公司里参与的一次流程优化项目。冗杂的审批流程,低效的沟通方式,导致项目进度缓慢,成本居高不下。经过团队的努力,他们重新设计了流程,简化了审批环节,引入了在线协同平台,最终大幅提升了项目效率,节省了大量成本。

与之相比,这个时代的行政效率低得令人发指。繁琐的公文流转,层层审批,官员们敷衍塞责,互相推诿,许多事情都耽搁在路上。百姓们办事更是难上加难,常常要跑断腿,磨破嘴,才能办成一件小事。

“这样的现状必须改变。”顾青岩心中暗下决心。他深知,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江南之地的繁华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那些地方豪绅,长期盘踞一方,势力根深蒂固,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

“江南的局面,比京城复杂得多。”凤婉兮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你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守旧的官员,还有那些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

“我知道。”顾青岩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但越是复杂,越能体现改革的价值。江南的成功,才能为全国的改革树立榜样。”

他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他感到迷茫和无助。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着现代知识和灵活的头脑,一步步站稳脚跟,逐渐获得了皇上的赏识。如今,他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你打算从哪里入手?”凤婉兮关切地问道。

顾青岩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首先要简化行政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加强监管,杜绝贪污腐败。最后要培养人才,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员队伍。”

“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人手。”凤婉兮提醒道,“你准备好了吗?”

顾青岩微微一笑,眼神中充满了自信,“我已经等不及了。”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两人并肩而行,身影渐渐消失在夜幕中。顾青岩的改革方案即将在江南试行,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结果。顾青岩也明白,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挑战。

回到府中书房,顾青岩摊开地图,仔细研究着江南的地形地貌,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庞。“江南…江南…”他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从哪里开始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